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综述了航空煤油制备和精制技术,并对添加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化石燃料航煤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石油炼制技术和费托合成技术;生物航煤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费托合成技术、热裂解技术、加氢技术和生物醇脱水-聚合技术.航煤精制技术主要包括非加氢精制技术、加氢精制技术和纤维膜精制等工艺技术,未来航煤精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加氢精制技术和纤维膜...  相似文献   
3.
段永亮 《山西建筑》2012,38(28):217-218
结合多年绘图的经验,对绘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对现行大比例地形图中图式系列的符号颜色的设置、符号的修改与简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能给《图式》标准化的测绘工作者和各方面专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煤炭地下气化反应区分布受进口工艺参数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出口煤气的有效组分和热值。通过鄂庄烟煤富氧地下气化模型试验,获得了6种不同氧气体积分数下反应区温度场和煤气组分,从而研究了氧化区、还原区和干馏干燥区分布状态及其与进出口工艺参数的关联特性。结果表明,在模型试验条件下合理的3区温度范围为:氧化区(1 200℃)、还原区(600~1 200℃)、干馏干燥区(200~600℃);在气化过程中,3区面积分布依次为:氧化区还原区干馏干燥区,当氧气体积分数在29.56%~44.07%时,3区比例(氧化区∶还原区∶干馏干燥区)平均为1∶1.5∶7.5,当氧气体积分数在49.07%~86.21%时,3区比例平均为1∶1.2∶2.8;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大,氧化区在3区中所占比例先增大后减小,还原区比例持续增大,干馏干燥区比例持续减小,其平均扩展速率分别为:当氧气体积分数增大1%时,氧化区和还原区比例分别增大0.26%和0.19%,干馏干燥区减小0.45%;出口煤气中CO2体积分数与α(氧化区面积/还原区面积)的增减趋势相反,当α=0.96时,CO2体积分数最低,为23.17%,CO随着还原区比例的增大而增大,CH4体积分数随干馏干燥区比例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因其含有一定量二烯烃,出现了氧化安定性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汽油的长期贮存,为解决该问题需对其进行选择性脱除.该文就汽油中二烯烃选择性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分析,主要就选择性加氢技术、分子筛吸附工艺等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索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煤层温度场扩展对顶板应力的热影响,利用相似材料制作大尺度顶板模拟内蒙古乌兰察布褐煤层顶板泥质软岩,对煤层温度场动态扩展条件下,顶板应力场扩展过程及顶板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实验中,顶板热应力的最大值可达1.5 MPa。在氧化区培育阶段和气化阶段,煤层温度场沿通道轴向平均扩展速率分别为0.018,0.028 9 m/h,顶板热应力场沿通道轴向扩展速率分别为0.015和0.027 m/h。氧化区培育阶段煤层温度场扩展主方向与裂隙方向一致,煤层温度场动态扩展与顶板热弥散的双重作用使顶板应力场的扩展速率逐渐趋近于煤层温度场扩展速率。同时,泥岩顶板受高温影响在垂直气化通道方向形成稳定的拱形结构,可维持顶板在垂直气化通道方向的区域稳定。  相似文献   
8.
段永亮 《山西水利》2011,27(9):46-47
介绍了多基站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的基本构成,通过CORS在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和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CORS高程可以达到的精度,提出了制约因素及建议,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有补偿中子和补偿密度测井,使用的射线装置测井有中子寿命测井和碳氧比测井等.绝大部分用在野外测井现场.用于同位素测井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因此在平时工作中要严格管理,确保不出任何大小事故.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放...  相似文献   
10.
选用宁夏煤业公司煤炭间接液化柴油(间接液化柴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化石柴油(中石油柴油)和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煤炭直接液化柴油(直接液化柴油)为实验燃料,分别在发动机转速为1 200、1 400、1 700、2 000 r/min条件下对比考察了燃用3种柴油后CO、HC、NO和烟度等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燃用间接液化柴油时,污染物CO排放量最低;与中石油柴油相比,燃用间接液化柴油NO、HC排放量略低,但在转速为2 000 r/min的中低负荷下,燃用间接液化柴油的HC排放量比中石油柴油略高;在上述4个转速条件下,燃用间接液化柴油CO排放量平均下降率为30%左右;HC排放量平均下降率为24%左右;NO排放量平均下降率为12%左右;烟度平均上升率为4%左右。综上所述,燃用间接液化柴油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