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付海  张满圈 《煤》2006,15(5):28-29,40
介绍了高瓦斯自燃煤层无煤柱或小煤柱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隐患后,采用联通管均压防灭火技术和注凝胶、复合胶体等防灭火材料,综合治理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防灭火技术实践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蒋庄矿硐室群围岩破碎的特点 ,采用全锚喷二次支护技术 ,有效地对硐室围岩进行了支护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S698系列处理器在电子、通信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还没有基于这种架构的Windows平台集成开发环境,Orion4.0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可扩展的Java开发平台插件机制实现Orion4.0,同时演示如何利用这个集成开发环境进行高效率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煤自燃由于煤结构的复杂性,其低温氧化过程表现出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选取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利用红外光谱仪研究煤中活性基团的种类及数量。得到随煤变质程度的加深,活性基团减少,含氧官能团减少;煤样氧化后反应活性较高的烷基数量大大减少,含氧官能团增加非常明显。利用综合热重分析仪研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重量与热量的变化,结合红外分析结果得出:煤自燃过程按照产热特点可以划分为物理吸附产热阶段、化学吸附产热阶段、化学反应产热阶段、过渡中间物分解吸热阶段、燃烧产热阶段;煤物理吸附氧气越多,产生的热量越大,煤物理吸附氧气产生的热量是煤自燃的第一动力;煤中活性基团的种类及数量决定了煤自燃的难易程度,活性基团活性越高,数量越多,越容易自燃;煤化学吸附产热阶段是煤自燃过程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嵌入式系统设备对成本、体积、性能以及开发周期等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系统设计者们也在不停地寻找更加适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而SoC产品以其高集成度、低成本、面向特定应用、使用灵活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了设计者们的关注,在各类型的嵌入式系统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蒋庄矿硐室围岩破碎的特点,采用全锚喷二次支护技术,有效地对硐室岩进行了支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浅孔抽放技术在鹤壁中泰公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采煤工作面采煤过程中瓦斯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浅孔抽放技术的工作原理,成功地对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进行了有效地治理,保证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稳定、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启封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隐患产生原因,通过采取开路均压、注浆、注复合胶体等措施,成功消除采空区自燃隐患,保证了工作面安全撤除封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