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取下胚轴创伤接种法鉴定156份大豆资源对13个不同毒力基因型大豆疫霉菌株的抗性。结果表明,125份资源分别抗1~13个菌株,占鉴定资源总数的80.13%。125份抗性大豆资源与13个大豆疫霉菌株共产生90种反应型。通过与13个鉴别寄主的反应型比较发现,有9份大豆资源产生的5种反应型与含有已知抗病基因的大豆资源的反应型相同;12份大豆资源产生的5种反应型与已知2个抗病基因组合的反应型一致,另外,还有至少抗1个菌株的104份大豆资源产生的80种反应型,既不同于已知单个抗病基因的反应型,也不同于2个已知抗病基因组合的反应型,推测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矿用新型犁式卸料器在选矿厂的应用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有效地克服了皮带输送过程中的刮伤、磨损和漏料问题,为卸料器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鄂州膨润土制备白炭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州膨润土为原料,经盐酸活化、碱溶和酸析,可制得高白度(95.46%)、粒度细(200nm)的白炭黑.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白炭黑适宜的工艺条件是:酸浓度20%,活化时间150min,碱用量0.35g/g,乙醇用量2mL/g,氯化钠用量0.05g/g.乙醇和氯化钠的加入,控制白炭黑的粒度.  相似文献   
4.
以鄂州膨润土为原料, 经硫酸活化脱杂、烧碱溶硅、电解质和乙醇的作用, 最后酸中和等工艺过程, 制得非晶态的、粒度可达纳米级的白炭黑。主要考察了膨润土活化酸浓度、酸溶时间、碱用量等对白炭黑物化性质的影响, 并利用白度颜色测定仪、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对制备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7.
硅酸钠溶液合成托贝莫来石晶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酸钠为硅质原料,研究了动态水热法合成托贝莫来石的条件及其对产物纯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和石灰乳直接反应合成的产物主要为针钠钙石;而在苛性碱溶液中反应时,针钠钙石向生成托贝莫来石的方向转化,随苛性碱浓度提高,托贝莫来石生成量增加;加入铝离子且其含量达到钙铝摩尔比为5时,可获得纯的1.1 nm托贝莫来石;溶液中的氯离子可促进晶须生长,当钙氯摩尔比为5时,托贝莫来石晶须的长度为2~13μm,直径为0.2~0.5μm。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以实际含硅碱液为原料,合成出长度为2~10μm、直径为0.2~1.0μm的托贝莫来石晶须。在合成托贝莫来石过程中,苛性碱改变了水化硅酸钙的生成环境,铝离子使硅氧四面体双链无法形成而得到四面体单链,最终合成出纯的1.1 nm托贝莫来石;而氯离子所产生的盐效应促进了托贝莫来石结晶长大,有助于制备组分单一、结晶晶面完整的托贝莫来石晶须。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棒磨机钢棒直径Bond公式,提出钢棒最佳(最大)直径计算新公式,确定了钢棒适宜直径的选择范围,并在沙特某磷矿和安宁某磷矿选厂中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比Bond公式,新公式适用粒级范围广,可用于计算钢棒适宜的直径范围。为防止钢棒断裂或乱棒,钢棒直径应大于计算的最小钢棒直径,并剔除相应的细钢棒。沙特某磷矿选厂棒磨机钢棒适宜直径宜选择45~73 mm,当补加钢棒直径为70 mm时,得到的磨矿产品细粒级含量较少,粗粒级含量较为合适。安宁某磷矿选厂棒磨机最佳钢棒直径为80 mm,此时磨矿产品粒度分布较为合理。采用新公式计算得到的钢棒直径可改善磨矿产品的粒度组成,使棒磨机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棒磨机基础振动较大的原因及如何对基础进行有效加固,对棒磨机基础振动进行了检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发生共振的可能性,同时对基础质量和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基础振动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基础的刚度不足导致的,将进出料端基础与驱动端基础相连,从而增加了基础刚度,降低了振动速度,为棒磨机基础振动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预注浆在井巷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预注浆处理井筒施工水害防治,并对特大涌水施工止浆垫的制作提出了合理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