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Materials Studio 7.0软件进行了锡石{100}、{110}、{101}解理面的电子结构及表面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氢氧根离子在锡石{100}表面上吸附的羟基化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101}面相比,{100}面和{110}面具有更低的表面能,是锡石最常见的解理面;氢氧根离子主要通过带负电的氧原子与表面上五配位的锡原子发生键合形成吸附,这种具有悬挂键的锡原子是锡石表面的活性位点。理论模拟计算能为新型锡石捕收剂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越南某钛铁砂矿粒度为-80目占62.34%,TiO2品位为6.04%,主要金属矿物为钛铁矿和钛磁铁矿,部分钛铁矿物已单体解离。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对有代表性的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采用1粗1精摇床重选、重选中矿1次强磁选均可获得较高品位的钛铁精矿;②矿石经1粗1精摇床重选,重选中矿1次强磁选,重选尾矿和强磁选尾矿合并再磨至-200目占80%后经1粗2精、中矿顺序返回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了TiO2品位为46.45%、回收率为77.52%的钛铁精矿。  相似文献   
3.
辽宁镁矿资源储量丰富,菱镁矿降杂提纯是个现实问题。本文针对辽宁某菱镁矿钙镁含量高的特点,通过采用"反—正"浮选的工艺流程来降低菱镁矿中硅钙杂质,对该菱镁矿进行提纯降杂试验。通过条件试验确定磨矿细度-0.074 mm 70%,反浮选使用混合胺作为捕收剂用量150 g/t;正浮选pH值调整剂为碳酸钠用量800 g/t,混合抑制剂为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按4∶1混合用量600 g/t,捕收剂为油酸钠用量1200 g/t的药剂制度。通过二次反浮选二次正浮选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菱镁矿回收率为68.21%,该工艺流程把菱镁矿MgO品位从41.78%提高到46.87%,SiO_2和CaO含量分别从4.21%和3.15%降到0.41%和0.91%的良好指标。该试验研究结果可为低品位菱镁矿提纯降杂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贵州某含硫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中金主要以硫化物包裹金形式存在,载金硫化矿物嵌布粒度细并与脉石矿物共生密切,需细磨才能使硫化物较好地单体解离,而脉石矿物多为易泥化的碳酸盐及黏土类矿物,细磨会产生大量矿泥,降低浮选指标,因此采用两段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进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为 -0.074 mm占80%时,以(NH42SO4+CuSO4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经1粗1精一段浮选,一段浮选尾矿磨细至-0.074 mm占95%,经1粗3精3扫二段浮选,获得的混合精矿金品位为50.79 g/t、回收率为88.31%,可以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鞍山铁矿石因矿石中碳酸盐含量高而难以选别,为寻找适宜的浮选组合调整剂及其用量,提高选别指标,分别以淀粉和CaCl2及其组合为调整剂考察了添加调整剂对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铁白云石、石英单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单一淀粉或CaCl2均不能实现铁矿物与石英的分离,当淀粉与CaCl2组合使用且pH>11时,石英与铁矿物可浮性差异较大。对东鞍山现场铁品位为50.88%的混磁精采用淀粉与CaCl2为组合调整剂,RA715为捕收剂经1粗1精浮选试验,获得了铁品位为64.06%、回收率为61.96%的浮选精矿,与现场工艺指标相比,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33和6.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东鞍山烧结厂矿石铁品位为32.45%,具有贫铁、高硅的特点,主要铁矿物为赤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同时含有少量的菱铁矿和磁铁矿,是一种含菱铁矿赤铁矿石。对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的产品筛分分析表明,随着粒度的增加,各粒级铁品位逐渐增大,铁矿物单体解离度逐渐减小。在该磨矿细度下进行分级浮选闭路试验,-0.074 mm粒级以柠檬酸为分散剂、氧化钙为活化剂、淀粉为抑制剂、KS-Ⅲ为捕收剂,+0.074 mm粒级以淀粉为抑制剂、十二胺为捕收剂,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3.30%和铁回收率71.32%的浮选指标。与全粒级浮选相比,分级浮选可减弱微细粒矿物的黏附罩盖,提高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曹洋  王润  段金刚  付亚峰  李闯  杨晓峰 《金属矿山》2021,50(10):100-107
黑龙江某锌铁矿石由于矿物组成复杂,且毒砂等含砷矿物含量较高而难以有效回收利用。针对该锌 铁矿的矿物组成及粒度嵌布特征,开展了优先浮选闪锌矿、浮选尾矿进行磁选回收磁铁矿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 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占 75% 条件下,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亚硫酸钠为抑制剂、硫氨酯为捕收剂,经过 1 粗 3 精 2 扫的闭路浮选工艺流程,可以获得 Zn 品位 47.45%、Zn 回收率 94.31%、As 品位 0.13% 的锌精矿,同时获得 Fe 品 位 31.84% 的锌浮选尾矿;将锌浮选尾矿在磁选粗选磁场强度 79.6 kA/m 条件下经过 1 次磁选粗选,粗精矿再磨至细 度-0.038 mm 占 85%,经磁场强度条件下 55.7 kA/m 二次磁选,可以获得 Fe 品位 67.54%、Fe 回收率 50.81%、As 品位 0.06%、S 品位 0.28% 的铁精矿。试验结果可为复杂难选锌铁矿石的有效回收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某含氟磷灰石矿P2O5含量为31.23%,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含量分别为13.68%、6.82%和2.33%。为开发利用该矿石,采用正浮选工艺对其进行提纯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6.80%条件下,以NaOH为pH调整剂,碳酸钠和硅酸钠为抑制剂兼分散剂,油酸钠为捕收剂,在浮选机叶轮转速为2 000 r/min,充气量为0.25 m3/h条件下,经1粗1精1扫闭路浮选,获得了P2O5含量为36.68%、回收率为89.90%的磷灰石精矿。红外光谱测定和表面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油酸钠主要以化学吸附形式吸附在磷灰石表面,降低了磷灰石的表面动电位,研究结果对类似磷矿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辽宁宽甸某低品级菱镁矿石MgO、SiO2、CaO含量分别为45.23%、3.36%、0.98%,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滑石、白云石、方解石等。为开发利用该矿石,对其进行了立式辊磨-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给矿粒度为-12 mm时、使用MPS32立式辊磨机在转盘转速为24.5 r/min、单辊压力为2 100 kN条件下进行磨矿,获得的产品细度为-0.074mm占81.6%,然后以十二胺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经1粗2精开路反浮选脱硅,反浮选精矿以碳酸钠为pH调整剂、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油酸钠为捕收剂,经1粗1精正浮选提镁,可以获得MgO含量为47.24%、SiO2含量为0.27%、CaO含量为0.29%、MgO回收率为65.14%的菱镁矿精矿。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指标,可以为该菱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调整剂(碳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镁)对菱镁矿和白云石单矿物浮选回收率及浮选速率的影响,在矿浆pH值为12、油酸钠浓度为0.25 mmol/L的浮选体系下,针对-74+38 μm粒级的菱镁矿和白云石,进行了分批刮泡浮选试验,并总结出二者最佳浮选分离流程。结果表明,氯化镁(2.0 mmol/L)为调整剂时菱镁矿与白云石的浮游特性差异较显著,通过两次粗选,粗选1时间为1.0 min,粗选2时间为4.0 min的浮选流程实现二者浮选分离。对氯化镁(2.0 mmol/L)为调整剂时单矿物浮选过程模拟分析可知,分速浮选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浮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