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丙烯酸树脂表面性状和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硅橡胶与丙烯酸树脂构成的重叠联合模型。根据树脂条的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将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MMA浸润组、喷砂组、MMA浸润+喷砂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树脂处理后的表面形态变化,用粗糙度仪检测其粗糙度,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树脂条和硅橡胶之间的粘接强度。结果 1.电镜观察显示,未经处理的树脂条表面打磨痕迹明显,经过MMA浸润后,表面出现溶解的痕迹,经过喷砂后,表面粗糙凸凹不平;2.粗糙度:喷砂组(3.12±0.02)μm和MMA浸润+喷砂组(3.11±0.01)μm>对照组(0.73±0.01)μm和MMA浸润组(0.71±0.01)μ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粘接强度:MMA浸润+喷砂组(2.34±0.03)MPa>喷砂组(2.02±0.01)MPa>MMA浸润组(1.81±0.02)MPa>对照组(1.50±0.01)MP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A单体浸润与喷砂的处理方式可以使丙烯酸树脂表面的形貌发生变化,更有利于硅橡胶与丙烯酸树脂的结合,获到良好的粘接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图像相关法在研究光固化复合树脂光照收缩变形产生和演化中的价值.方法:6颗新鲜、完整的离体磨牙,随机分为2组,邻面片切平整,制备2.0 mm×2.0 mm×2.0 mm的邻(牙合)面洞形,洞面酸蚀冲洗,涂黏结剂光照,第1组充填3M Z350纳米树脂,第2组充填3M Valux Plus(V.P)通用型树脂.邻面快速制造散斑,固定于微型试验夹中,光照40s,同步数码相机采集表面散斑序列图,以数字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序列图各像素点水平方向(x)和垂直方向(y)位移、应变,采用SPSS 12.01软件包统计线性收缩率,并对20 s时游离面各点位移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序列图经处理后,相关系数R均>0.98.树脂光照40 s内表现为各向异性收缩,2组材料x方向线收缩率分别为0.439%~0.75% 、0.526%~0.834%,y方向线收缩率分别为0.253%~1.34%、0.355%~1.51%.20 s时,游离面Z350组在x和y方向变形均较V.P组小(P<0.05).结论: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光固化复合树脂光照过程中的聚合收缩,能有效动态记录、计算全域收缩变形量,为提高临床使用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动态研究LED光固化灯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固化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的影响。方法收集12颗大小接近的新鲜离体磨牙,随机分为3组,制备大小为2.0 mm×2.0 mm×2.0mm的邻(?)面洞形,洞面酸蚀冲洗后涂粘接剂光照10 s,充填3M Z350纳米复合树脂,邻面快速制造散斑,LED固化灯垂直(?)面光照40s,3组光照强度分别为300 mW/cm~2、500 mW/cm~2和800 mW/cm~2,数码相机同步实时采集光照过程中试件表面散斑的变化序列图像,用数字图像相关法计算获得各序列图上逐个像素点水平方向(x)和垂直方向(y)位移,统计线性收缩率,描绘各像素点的时域变化曲线,并用SPSS 12.01统计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3种光照强度下树脂x方向线收缩率分别为0.081%~0.486%、0.004%~0.316%和0.063%~0.560%,y方向线收缩率分别为0.088%~0.981%、0.003%~0.77%和0.157%~1.252%,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20 s树脂游离面收缩x方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方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D光固化灯500 mW/cm~2光照时引起的树脂聚合收缩最小。  相似文献   
4.
碳纳米洋葱(Carbon nano-onions,CNOs)因其弯曲闭合的特殊石墨层结构而具有良好的性质,毒理学研究发现, CNOs无毒且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CNOs的研究已从早期制备方法及纯化,发展到目前其功能应用的研究, CNOs工业上的应用已比较广泛,如催化、电子、润滑剂、环境治理等,而在生物医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独特的结构及性质赋予它在生物医学上的广阔前景,使它在生物成像、追踪、检测及药物的靶向治疗中拥有独特优势。本文就碳纳米洋葱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后牙分体插入式铸造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后牙残根残冠的分体插入式铸造桩核冠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颗后牙残根残冠应用分体插入式铸造桩核修复,观察患自我感觉、临床使用效果等。结果:68颗后牙修复后随访2年半至3年,所有患均使用良好。其中2颗根管预备中发生意外侧穿,早期有轻度胀痛:2颗根管超填,偶有不适感。结论:后牙残根残冠插入式铸造桩核冠修复,既方便、简洁,又解决了共同就位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不同粘结剂对瓷-牙本质粘结剪切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树脂粘结剂对IPS Empress 2全瓷基底粘结剪切强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无龋坏的人磨牙24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第1组用RelyX Veneer进行粘结。第2组用RelyX unicem进行粘结。第3组用RelyX ARC进行粘结。第4组用Variolink 2进行粘结。所有样本在37°C蒸馏水中储存24h后,进行测试,记录剪切强度值,用SPSS11.0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粘结破坏情况。结果:RelyX Veneer、RelyX ARC、Variolink 2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RelyX unicem的剪切强度(P〈0.05),破坏界面多发生在牙本质与粘结剂之间。结论:RelyX Veneer、RelyX ARC、Variolink 2都可以用于IPS Empress 2全瓷系统的粘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血糖控制良好和轻度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腔种植术前应用抗生素对口腔种植疗效的影响,研究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并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控制良好和轻度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访3~5年,开展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价。采用SPSS 20.0软件包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别,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种植修复的T2DM患者57例,其中血糖控制良好组30例(用药13例,未用药17例),血糖轻度控制不良组27例(用药15例,未用药12例)。全部患者术后3 d和7 d复查时,创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红肿。回访期种植体留存率、探诊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种植体周探诊深度、边缘骨吸收量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口腔种植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改善种植术后创口愈合过程、口腔种植长期留存率和边缘骨吸收状况。控制良好和轻度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口腔种植术前预防性系统性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陶瓷材料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牙美学特征的修复材料,随着其在强度、抗折性能等方面的改进,给牙科美学修复带来了革新并将成为临床上一个重要的美学修复手段。在色彩学方面目前也有了更深入具体的研究。本文将对全瓷修复体的色彩学和半透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全瓷色彩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类除第三磨牙外,后磨牙单根管极为罕见,近年来国内外亦未曾有报道。作者遇一患者除下颌第一磨牙,余牙均为单根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DTLight-Post纤维桩在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修复病例193例、287颗前牙及前磨牙,其中残冠195例,残根92例,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DT Light-Post纤维桩系统恢复桩核后作全瓷冠修复,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残根、残冠修复结果作χ2检验。结果:随访1~3a,195例残冠修复中,6例发生冠连桩核脱落;92例残根修复中,17例发生冠连桩核脱落,脱落病例改用化学固化黏结剂粘固后1a内未再脱落。其余修复体完好,未发生桩折或牙折。总治疗成功率为91.98%,残根脱落率显著高于残冠,Ρ=0.001。结论:纤维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桩核修复方法,其适应证的选择及黏结剂种类和黏结技术对治疗成功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