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是流行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机会性深部真菌病, 好发于HIV阳性、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等有免疫缺陷的宿主, 常同时合并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细菌、真菌、病毒等机会性感染。不同免疫状态TSM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体谱有所差异, 临床误诊漏诊及病死率高。本文对TSM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8 T淋巴细胞在慢性支气管炎(CB)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炎症中的分布、作用以及红霉素(EM)对CD8 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n=7),B组(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组,n=7),C组(红霉素治疗组,n=7).采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4周的混合刺激方法制作CB与肺气肿大鼠模型,C组同时使用红霉素治疗4周.4周后对大鼠肺脏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B组各大鼠CD8 T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比例增多,肺腺泡内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浸润增多,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CD8 T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比例减少(P<0.01).血管外膜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P<0.01),CD8 T细胞浸润减少(P<0.01).肺血管外膜CD8 T细胞数与肌化型动脉内膜厚度及肺腺泡内肌化型动脉比例呈正相关(P<0.01).小气道CD8 T淋巴细胞浸润病理积分与肺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数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CB与肺气肿大鼠气道壁及肺腺泡内动脉外膜CD8 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与血管重塑有相关性.EM对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气道、肺血管浸润的CD8 T淋巴细胞及血管重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结核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结核在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以致死亡。本文就我院1965年4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14例肝结核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其目前的诊断方法及特殊治疗作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9例,女5例,年龄3~65岁,平均34.7岁,其中40岁以下10例(71.4%),45岁以上4例(28.6%),病程20d至1年,平均4.4个月。其中13例为病理诊断(手术活检7例,尸检病理3例,肝穿活检2例,腹腔镜直视下活检1例),1例系临床诊断。1.2 症状:发热13例(92.8%),纳差10例(71.4%),消瘦9…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翻瓣术治疗唇颊侧牙龈瘤切除术后术区软组织缺损的临 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行手术治疗的唇颊侧牙龈瘤 8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行翻瓣术纠正术区软组织缺损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带蒂瓣联合结缔 组织移植术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 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比较 2 组术后即刻、术后 3 个月和术后 6 个月的角化龈宽度(KGW)、根面覆盖率 (RC);统计美学效果及患者手术满意度。 结果2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SBI、GI、PD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即刻的KGW显著高于观察组,但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低于观察 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R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美学 效果优良率和患者手术满意率均为9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和78.9%(P<0.05)。 结论对仅波及唇颊侧 的牙龈瘤患者采用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纠正术区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相对于采用翻瓣术纠正术区软组织 缺损美学效果更好,患者手术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联合溶菌酶肠溶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50例,根据就诊号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对照组口服溶菌酶肠溶片,10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口炎清颗粒,20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3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溶菌酶肠溶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小剂量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在一些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如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囊性肺纤维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作用主要机制为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CO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累及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在临床上表现为反复急性加重.本研究中通过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探讨应用6个月红霉素对COPD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及急性加重次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大环内酯类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1985年1月至2013年3月“non-cystic fibrosis”,“bronchiectasis”,“macrolide”,“azithromycin”,“erythromycin”,“clarithromycin”,“roxithromycin”,“midecamycin”,“josamycin”,“bronchiectasis”检索EMBASE及Pubmed,中文检索词“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重庆维普(VIP)数据库等,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采用Stata 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篇RCT被纳入。试验组发生急性加重频率低于对照组(RR=0.612,95%CI 0.40~0.93)。按照药物种类、疗程进行亚组分析,服用阿奇霉素的试验组发生急性加重频率低于对照组(RR=0.528,95%CI 0.406~0.686),疗程超过6个月的试验组发生急性加重频率低于对照组(RR=0.642,95%CI 0.420~0.891)。治疗时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减少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发生,疗程为6个月以上为佳;因本文纳入研究中样本量均较少,尚需要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性、手术耐受力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结直肠癌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0例.并收集无COPD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40例,对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合并COPD与无COPD的结直肠癌患者出现伤口裂开分别为2例和1例、伤口感染为3例和7例,肺部感染14例和6例(P<0.05),呼吸衰竭8例和2例(P<0.05).术后住院时间:COPD组中< 14 d占5例,14~21 d占24例,>21 d占7例.对照组中< 14 d占9例,14~21 d占29例,>21 d占3例.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COPD患者手术危险性高,主要在术后,但术前、术中与术后进行适当的准备与处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CXC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炎症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将周围型肺癌Ⅰ~Ⅲa期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肺功能正常非吸烟组(NS组,10例)、肺功能正常吸烟组(S组,13例)、吸烟COPD稳定期组(COPD组,10例)。术前记录患者吸烟史、临床资料及术前1周肺功能检查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肺组织匀浆CXCL10含量,并分析吸烟指数与CXCL10含量的相关性及CXCL10对COPD患者气流受限的影响。结果:①COPD组肺组织匀浆CXCL10含量(147.92±42.62)ng/g,显著高于NS组(62.28±16.32)ng/g和S组(93.02±23.01)ng/g(均P〈0.01);且S组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COPD组和S组,肺组织匀浆CXCL10含量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752和0.566,均P〈0.05);在COPD组,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0.680,P〈0.05)。结论:吸烟可能增强肺部CXCL10的表达;CXCL10参与了COPD肺部炎症过程,可能在免疫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牙周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按要求选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普查出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2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六颗指数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简化口腔卫生指数(0HI—S)、松动度(M)的情况。结果: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牙周炎患病率为95.0%,其中轻度牙周炎11例,占9.2%;中度牙周炎35例,占29.2%,重度牙周炎68例,占56.7%。共检测4320个位点,平均PD值为(2.92±0.67)mm、平均CAL值为(2.87±1.31)mm。57.1%的患者至少有1颗牙脱落。年龄、性别、吸烟、城乡差异、空腹血糖水平、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水平及总胆固醇水平是影响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状况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与牙周病严重程度无关。120名受检者中103人从未接受过牙周治疗,占85.8%,有17人曾接受过洁牙,占14.2%,无1例接受过正规的牙周系统治疗。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破坏严重,口腔卫生教育及防病、治病意识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