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83篇
  免费   3810篇
  国内免费   3009篇
工业技术   79202篇
  2024年   458篇
  2023年   1769篇
  2022年   1454篇
  2021年   1416篇
  2020年   1558篇
  2019年   2124篇
  2018年   2078篇
  2017年   1002篇
  2016年   1275篇
  2015年   1523篇
  2014年   4180篇
  2013年   2635篇
  2012年   2955篇
  2011年   3155篇
  2010年   2886篇
  2009年   3212篇
  2008年   2939篇
  2007年   3117篇
  2006年   3046篇
  2005年   2973篇
  2004年   2725篇
  2003年   2574篇
  2002年   2133篇
  2001年   1967篇
  2000年   2220篇
  1999年   2303篇
  1998年   1999篇
  1997年   2030篇
  1996年   1959篇
  1995年   1731篇
  1994年   1652篇
  1993年   1383篇
  1992年   1406篇
  1991年   1389篇
  1990年   1317篇
  1989年   1103篇
  1988年   454篇
  1987年   424篇
  1986年   393篇
  1985年   365篇
  1984年   335篇
  1983年   314篇
  1982年   275篇
  1981年   232篇
  1980年   216篇
  1979年   145篇
  1978年   68篇
  1976年   32篇
  1974年   33篇
  1965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2.
随机数在密码学和区块链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密码学中的安全参数生成、共识机制中的委员会重配置以及电子投票的智能合约应用等.近年来针对不依赖可信第三方的分布式随机数生成技术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基于秘密共享的方案数量最多,但普遍通信复杂度较高,而通信复杂度较低的一些方案通常牺牲了随机数的抗偏置性和不可预测性.另外,现有大多数方案基于同步网络模型,网络假设较强,与现实网络环境不符.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秘密共享的分布式随机数生成技术,抽象出不同方案的共性并兼容特殊性,以及弱化网络假设和优化通信开销.具体贡献如下:(1)提出了交互的分布式随机数生成通用构造.满足伪随机性、唯一性和鲁棒性安全目标,并使用该通用构造对一个分布式随机数生成方案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加证明其通用性;(2)设计了面向异步网络的安全分布式随机数生成方案.将现有方案O(n3)和O(f2n2)的通信复杂度降为O(fn2),将O(fn2)计算复杂度降为O(n2);(3)实现了分布式随机数仿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金针菇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FVP)对微冻大黄鱼及鱼片在贮藏期间肌原纤维蛋白性质的变化及水分分布的影响,实验分别选用0.03、0.06、0.09 g/L FVP浸渍处理大黄鱼和鱼片,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组,分析微冻贮藏期间样品的感官指标得分、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蛋白流变学性质以及水分迁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VP可有效抑制整鱼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上升和感官得分的下降;减缓整鱼及鱼片在微冻过程中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下降和水分流失;此外FVP还能够延缓大黄鱼因腐败而出现的蛋白凝胶能力减弱。在本实验选取的多糖浓度范围内,0.09 g/L FVP处理组保鲜效果较强。该研究结果可为FVP用于水产品贮运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5.
陈聪 《电工技术》2018,(4):128-129
为了确保35kV 城马线路的安全运行,提高县城区供电可靠性,提出检修作业方案措施.首先从组织措施入手分析,阐述了城马线停电全线登杆检修作业技术措施;然后提出停电检修安全措施及安全风险预测,以期为相关人员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不同折流板结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比较(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of heat exchangers having six helical baffles of different baffle shapes and assembly configurations, i.e., two trisection baffle schemes, two quadrant baffle schemes, and two continuous helical baffle schemes. The temperature contour or the pressure contour and velocity contour plots with superimposed velocity vectors on meridian, transverse and unfolded concentric hexagonal slices are presented to obtain a full angular view. For the six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s,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he single vortex secondary flow and the shortcut leakage flow were depicted as wel as the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scheme among the six configurations is a circumferential overlap trisection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 with a baffle incline angle of 20° (20°TCO) scheme with an anti-shortcut baffle structure, which exhibits the second highest pressure dropΔpo, the highest over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K, she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o and shel-side average comprehensive index ho/Δ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