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生态廊道是指连接斑块的带状空间,能确保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可兼顾环生态、景观和人文等层面,极大增强新城的吸引力。本文以南京仙林新城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分析仙林新城绿色基础设施状况,总结仙林绿地发展现状与问题,基于GIS平台,采用最小路径(LCP)方法,确定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的计算,提取重要生态廊道,构建新城的生态廊道网络,并对廊道网络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再结合各片区的具体绿地规划的要求与特点,构建新城绿地多层级、多元功能要求的综合绿地生态网络;最终总结并提出新城绿地生态网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校园绿地景观对大学生心理恢复的作用,运用“自评恢复量表”(Short-version Revised Restoration Scale, SRRS)对林地、绿带、水体、广场和草坪五种景观的恢复效益进行了评价。结合信度分析、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评恢复量表的四个维度均分以及总体得分在五种校园绿地景观中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1),场地恢复效益从高到低为:绿带>林地>水体>草坪>广场;并且在水体、广场、草坪三种绿地景观中,不同学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恢复效益产生了显著差异(p<0.05/p<0.01)。以恢复效益评价的结果为重要参考,结合五种典型校园绿地的景观特质和使用人群行为活动,总结出校园不同绿地景观的恢复效益提升要点与景观设计策略,为营造更健康宜居的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晨洋  于芬 《山西建筑》2010,36(4):13-14
分析了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常见事故,进行了安全性及景观安全评价,从安全性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各类景观构成元素以及景观设施的安全性设计进行了研究,以保障在城市开放空间中人群活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赵晨洋 《山西建筑》2007,33(7):54-56
对人工湿地的概念、构造、营造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强调了其生态环境效益,并结合美学原理,提出了人工湿地的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以提升人工湿地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5.
巡检机器人在未来将运用到工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机器人运动系统辨识对控制系统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卡尔曼滤波的拟合度和线性化等方面的不足,采用卡尔曼滤波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系统辨识方案。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系统准模型,并转换为状态方程,作为卡尔曼滤波器预测估计器,对机器人运动系统进行辨识。实验采用巡检机器人输出的多组轮速样本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辨识方案与无准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系统辨识方案相比,参数易选取、拟合度好、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