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广场车库、地下商城、地铁以及高层建筑地下室越来越多,地下室防水抗浮已成为工程中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因地勘水位不准确,周边河水渗流等原因,导致某项目地下室在雨季出现抗浮不足。本文在综合对比分析既有地下室压重、泄水减压、锚杆等抗浮技术优缺点后,根据实际工程特点,选用抗浮锚杆技术对该地下室进行抗浮加固处理,对抗浮锚杆的主要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州地铁十四号线嘉禾望岗站基坑设计、施工和监测资料,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基坑施工对已建地铁车站及隧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对其影响较小,基坑支护结构能有效保证其安全;分析结果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桥梁群桩基础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土界面的接触问题,根据接触非线性理论和桩土不同物理力学特性的特点,首先推导反映桩土界面滑移的刚度矩阵,然后提出处理滑移变形的均匀化方法。采用ABAQUS软件的用户子程序接口,编制桩土界面接触单元,可以描述接触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应变增长和残余相对位移,在荷载水平分量作用下的界面脱开现象,以及接触刚度的非线性增长与衰减特性。这样,桩土界面的一些重要特性可以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计算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PSRC)梁抗剪承载力的智能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精度与适用性。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影响PSRC梁抗剪承载力的相关参数进行梳理,选取14个主要影响参数作为输入层,以试算法确定隐含层节点数为5,初步构建了3层结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以收集的76组试验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构建的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训练,建立了对PSRC梁及SRC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的N14-5-1智能模型。使用智能模型对6个PSRC梁构件及6个SRC梁构件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并通过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智能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及较好的泛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运用Garson算法对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箍筋间距、型钢屈服强度、箍筋屈服强度、型钢腹板含钢率对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随着研究试验的开展,在收集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数据以扩充学习样本后,可对智能模型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既有建筑物桩基质量完整性检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介绍了各种典型桩基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对未来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供桩基检测研究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某岩溶区基础工程灌注桩施工案例,研究了岩溶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成桩工艺及溶洞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成桩质量的检测结果分析,某项目溶洞处理方法可行,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基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总结了岩溶区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优化非预应力和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提高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改进端板材质、构造等措施,研发出了更高抗弯性能的大直径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用于对管桩抗弯、抗剪性能要求更高的深基坑工程。而锤击、静压等常规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在遇到深厚软土层、不均匀风化岩层时容易出现管桩断桩、偏移、噪音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工程实践,采用无泥浆护壁、低噪音的大直径随钻跟管桩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地质情况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存在的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质风险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主要风险之一。文章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的孤石成因、岩土工程特性,对孤石条件下盾构施工的风险辨识、风险控制措施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提出的风险预控措施和孤石处理技术可有效应对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孤石、漂石的情况,对今后盾构在类似地层的施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1种新型的配螺旋箍筋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柱,为研究其在偏心受压荷载下的受力性能,以型钢型号,相对偏心距为参数设计了6根配螺旋箍筋的试件,1根配普通箍筋的试件以及1根现浇型钢混凝土试件作为对比,进行非线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偏心距的增大,装配式螺旋箍筋柱的正截面极限承载逐渐减小,但相对于普通型钢混凝土柱更高,其破坏形式基本都为混凝土受压区压碎脱离,同时当型钢含钢率较低时,构件的承载力会由于型钢的全截面屈服而明显降低,构件承载力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应该限制螺旋箍筋柱的最小含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