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不同罐径、油层上不同空余罐壁高度进行了油罐火灾实验,发现油罐空余罐壁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削弱了油品蒸气与周围空气的热质交换,油罐空余罐壁越高,热释放速率值越低。研究空余罐壁无量纲高度对油罐火灾热释放速率的影响,对热释放速率均值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展阶段的释放速率均值与公式计算值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水凝胶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0余年来,有关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生物医学领域,水凝胶作为药物释放载体,软骨支架,细胞外基质更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文中简要介绍了凝胶中水的特异性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多糖和多肽凝胶的创建方法和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酸枣为研究对象,优化超声法、酶解法、超声辅助酶解法3种提取方法工艺参数,并比较3种提取方法提取物总酚、总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酸枣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超声法提取率为67.37%;酶解法提取率为69.47%;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率为74.49%。其中超声辅助酶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31(mL/g),加酶量2.1%(以果肉粉末总重计),酶解时间1.2 h,超声时间29 min,超声功率146 W。不同提取方法对酸枣汁中的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与超声法、酶解法相比,超声辅助酶解法可以显著提高酸枣汁中总糖含量。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酸枣汁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并且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的酸枣汁抗氧化能力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表明超声辅助酶解法可以作为一种对酸枣果肉水溶性物质高效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化学数据分类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挖掘化学模式分类提取规则的遗传算法.该算法以样本属性值为条件,采用实值编码方式,将化学分类提取规则演绎成种群进化规则,适应度函数与各参数的设置也以离散型化学数据和连续型化学数据的规则提取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遗传算法在解决化学模式分类问题上性能良好,易于专业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通风控制房间发生火灾后壁面痕迹与火源位置的关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火源位置不同时壁面材料燃烧痕迹的异同,并给出了不同火源位置时的热释放速率,壁面温度及辐射热分布情况。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相吻合的,墙角火源引起的火灾比中心火源壁面位置的各项火灾参数偏大,墙角火的热释放速率是中心火的4倍,壁面受损更严重,痕迹更明显,可用于指导火灾调查工作。试验测得的各项参数也可为火灾模拟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以纸杯和塑杯为标准燃烧物模拟火源,进行固体燃烧物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量标准燃烧物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率和热辐射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火灾载荷、燃烧效率、总热和烟熏痕迹等,为火灾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香烟引燃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香烟火源引燃几种家庭常见物品的实验,研究香烟火的引燃特性。实验结果显示:香烟火温度虽高,但不一定引起有焰燃烧,可能只有炭化痕迹或持续阴燃;判断材料有无蓄热能力,不能只考虑材料自身组分的燃烧特性,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蓄热材料也不一定能被香烟火点燃;阴燃反应相对缓慢,产生较多有毒气体,没有火焰,潜伏期长,不易察觉。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助燃剂引起火灾的危险性,研究不同铺地材料被汽油引燃后的燃烧特征,包括痕迹形状、颜色、炭化深度等,并且测定不同燃烧痕迹下的温度.研究发现,相同铺地材料泼洒不同油量时,火焰温度差别不大,火灾危险性无大的差别,而相同汽油量不同铺地材料时,温度差别较大,火灾危险性与铺地材料的可燃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直径为150mm的油盘火实验,得到壁面烟熏痕迹,发现可以应用抛物线方程表征痕迹的轮廓。改变油盘与壁面的无量纲距离,拟合出痕迹曲线公式,得到痕迹最低点高度和痕迹曲线通径随无量纲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壁面痕迹通径和最低点的高度均与火源到壁面的距离成正比;随着油盘与壁面距离的增大,壁面上的烟熏痕迹在上移的同时也逐渐变浅。根据上述规律,发现依据点源模型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壁面烟熏痕迹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酸枣仁黄酮类成分6′′′-阿魏酰斯皮诺素预处理对Aβ1-42诱导损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6′′′-阿魏酰斯皮诺素(1、5、10、20和40 μmol/L)预处理SH-SY5Y细胞2 h,随后加入5 μmol/L的Aβ1-42共同孵育24 h,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alcein-AM/PI双染法观察细胞形态;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丙二醛、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关联死亡启动子重组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的表达。结果:6′′′-阿魏酰斯皮诺素可以抑制Aβ1-42诱导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活力(P<0.001);改善Aβ1-42诱导损伤细胞的氧化应激情况,降低细胞内活性氧(P<0.001)、丙二醛水平(P<0.01),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01);改善Aβ1-42诱导损伤的细胞线粒体功能,上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P<0.001);增加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的表达(P<0.01),并降低促凋亡蛋白Bcl-2关联死亡启动子重组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6′′′-阿魏酰斯皮诺素对Aβ1-42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6′′′-阿魏酰斯皮诺素抗氧化活性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