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述控制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萨拉曼卡的建筑表现着同时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与风格。当人们流连于街道的小径,大学的庭院以及不同历史年代的教堂面前时,他们每每为映入眼帘的情景、式样和特  相似文献   
3.
张学栋 《建筑》1997,(10):23-24
(一)当建筑师进入创作状态,对建筑的本质和深层背景进行感悟和表现时,建筑文化作为背景,发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面对复杂的多层次现实需求,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建筑师的文化素养或其内在的文化功底,与作品最终表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建筑文化对于建筑师,自始至终都起着隐性或显性支配作用,同时也决定着作品的真正魅力。建筑中最有生命力。最具感染力、最能打动人的东西便是其展现的文化内质。建筑实现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建筑师对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的巧妙动用固然重要,但在其作品中如果没有文化有机…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原油的采收率,就要求我们能够切实做好油田的含水开发工作,通过对聚表剂溶液的相关实验,对聚表剂溶液在含水量较高时的注入情况以及聚表剂溶液的驱油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此类实验与传统聚合物进行对照发现,聚表荆溶液能够有效的降低界面的张力,并且具有低浓高黏的效果。通过这一实验我们还发现,聚表剂溶液在0.57Pv时的驱油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达到11%甚至更高。由于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存在渗透率过低的情况,希望聚表剂溶液的浓度在600mg/L, 粘度能达到30mpa_s将0.57PV进行段塞的注入,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原有采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引  子怎样看今日之建筑学 ;怎样看今日中国之建筑学 ;怎样看伟大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建筑学。抚今追昔、引人深思 ?从土木、技术、经济主导的建筑学 ,到今天知识建筑学 ,并走向智慧建筑学的历程 ,建筑学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演进进程相同步、相匹配、相因应。建筑表征文明、烙印文明 ;建筑师顺应文明、展现文明 ;建筑学折射文明、昭示文明。如今 ,面对新世纪、新挑战 ,以新的视点、新的眼光看今日之建筑、建筑师、建筑学 ,探索并感悟建筑理论体系建设 ,这个建筑学发展中极具挑战性的命题 ,的确很有意义。然而 ,究竟什么决定并影响着建筑…  相似文献   
6.
一、建筑评论自剖 建筑师及一切从事建筑设计(包括具有初步绘制施工图技术的技工)的人,在他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始终都在内心中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十分微妙的品评和判断,无论这种品判自觉与否,亦不管这种判断是否是理性的。一般表现为:自己以为最好,或者是表面谦言“差”,而内心仍以为“优”。这种创作者自己对自己作品的评判(尽管这种品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吾以为,知己者,毋须死。今长安小平君,金陵韩森君与武汉的高夫子会于一寓,吾不胜快慰,遂成下列陋见,见教于同人,是为钦江夜话。曰:中国建筑、《华中建筑》,钦州、大钦州,其革故鼎新之进程,须识道而运势方可成。《华中建筑》应由高夫子呈现中国建筑之声誉。高夫子,牛矣!钦州、达大钦州需牛。纵观中国建筑之昨天与明天,忽觉与钦州之道通矣。吾三省吾身,顿觉天地宽阔,山河气壮。唯今所知者韩森公、筱平君之精神,已  相似文献   
8.
    
一路者,道之显也;道者,路之趋也;有道路而生网络,由网络而生街坊,由街坊而生城市,由城市而折射文明,表征文化。然,道之所从,路之所顺者何矣,曰:恒也!恒者道道也。二建筑之道,贵在恒;城市之道,贵在灵;创作之道贵在得势;人之道,贵在仁。施仁道者,需有灵势。建筑之初,得日月之精灵,以为遮风避雨。由之生虚实二象。虚象者,风水也;实象者,功能也。功能由实用生,风水为灵势呈,今日之建筑舍道而取路,不亦迷乎。我“百金”之探索,乃寻道也。三人者,物质精神之化生也。物质者,身躯  相似文献   
9.
张学栋 《华中建筑》1999,17(3):140-140
1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建筑,中国建筑艺术──贯想静心回溯中国过去千百年来建筑艺术的历史轨迹,会发现这样贯想与不断反思的意义在于透过中国建筑的历史,通过对实物形态的评品和批判,获得其所孕含并呈现的中国不同时期的精神、文化内涵。无论是功能的、结构的、材料的、工艺的、技术的以及手法的、语言的、符号的,还是规则的、制度的、历史的、文化的、心灵的,总之,对一切实物表现和兰图构想,进行合乎其演衍、流变,发展脉络的理性把握,显得十分重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力求在不断回归与超越、突破与限定、冲突与协谐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在论域上定义公式,并因其与粒相对应,使得粒空间得以形成.在粒空间中由粒之间的关系确定出粒语义推理,并对此进行讨论.通过粒计算,证得粒语义推理满足命题逻辑自然推理系统的每一推理规则,因此粒空间上的可靠性成立,这表明形式推理蕴涵粒语义推理.尽管粒空间上的完备性不成立,但结果表明粒语义推理是各经典推理模式的扩充,所以粒语义推理既拓宽推理研究的范围,又引进粒计算的研究方法,促成粒计算与逻辑推理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