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邓礼平 《核动力工程》1994,15(4):375-380,384
本文对屏蔽式主泵水润滑推力滑动轴承进行了分析,根据水的低粘度特点,建立了能用于水润滑推力滑动轴承设计计算的润滑基本方程。通过计算和比较,表明水润滑推力滑动轴承中惯性力的影响通常不能忽略,只有在低速、瓦块倾斜比较大或内外半径比比较小时,惯性力的影响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核电主泵满足反应堆停堆和断电事故后惰转时间的要求,对屏蔽式主泵机组的转动惯量要求、飞轮配重方案以及主泵转子轴系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给出了飞轮方案,并进行轴承水膜刚度对转子轴系动态性能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核动力装置屏蔽式冷却剂泵的减振降噪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现场测试和数据处理分析,不仅识别出各部件的振动频率,获得了各部件振动测量面上平均速度有效值的平方占全部振动有效值的平方和的百分比(能量比),同时发现了轴承部件的故障,还进行了温度和流量对辐射噪声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种适用于新堆的零泄漏循环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力泵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零泄漏、结构简单、成本低和维修方便等优点.通过结合部分应用于核能条件下的试验和结构设计研究,研制了既满足高温高压运行、又做到零泄漏等要求的新型循环泵,并对其在新堆或研究堆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一定条件下,磁力泵完全可取代目前大多采用的轴封泵、屏蔽泵和机械密封泵等,达到了简化系统配置、便于维修更换和降低设备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小波变换具有识别转动机械振动突变信号的特性。小波变换改进的单子带算法能有效识别第一类突变点,但对于第二类突变点却无法有效识别。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单子带改进算法对一些不需要的点作置零运算时,由于没有合理的过渡,使得对置零后的信号再进行傅里叶反变换时带入了许多噪音,造成对第二类突变信号无法有效识别。针对该问题,通过引入过渡函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单子带重构改进算法,解决了第二类突变信号的识别问题,并应用相关实例——泵刚度突变仿真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对转动机械振动信号的识别具有特有的效果。但小波包变换在工程应用中,存在频率混淆、幅值失真等缺陷,采用频率补偿算法,并选取了泵转子的动不平衡、弯+动不平衡等典型故障试验数据,通过分析,验证频率补偿算法能够提取振动信号的更多细节,可以识别出故障的特征频谱,能够有效地解决频率混淆、幅值失真等问题,为小波分析的工程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推力轴承一种改进的数学模型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雷诺方程的鲍格利解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有限宽推力轴承载荷、平均温升、摩擦功耗及流量的解析数学模型,并利用约束变尺度法对推力轴承进行了多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低粘度润滑介质的广泛使用以及大功率、高转速机组的发展,在石油、化工、核技术等装置以及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中的推力轴承已并不是简单地处于常规的层流润滑状态,而目前沿用常规的层流润滑理论来进行这类推力轴承的设计和计算时,往往造成与实际情况的不符.由于这类装置和设备的特殊使用条件,要求推力轴承有着较高的可靠性,以保证能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安  相似文献   
9.
1概述 反应堆冷却剂泵(以下简称主泵)机组的研制经历了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样机制造以及型式试验等阶段,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1000小时以上的热态寿命考核试验,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反应堆冷却剂泵的整体可靠性水平进行分析,以给出现有设计、制造条件下的主泵固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的突变信号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波的空间局部性使它能聚焦于信号的局部结构,用来确定信号的突变性位置。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小波变换改进的单子带算法虽能有效识别第1类突变点,但对于第2类突变点却无法有效识别,且二进离散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还存在频率混淆等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引入过渡函数的单子带重构的改进算法,解决了第2类突变信号的准确识别问题,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主泵转子刚度突变等信号的有效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