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天捷  丁芳   《电子器件》2008,31(3):786-790
采用静电场力作用下二维三阶段微梁的静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两侧下拉电极MEMS压控电容可控范围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驱动电极的位置、电容极板的初始间隙、电容极板长度、介质层的厚度、介质的介电常数等,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各因素对MEMS压控电容性能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一些相互制约关系.分析结果可望能为两侧下拉电极MEMS压控电容的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最小二乘法在估计概率分布参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估计概率分布参数的最小二乘法,这种方法以概率密度函数和频率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对概率密度函数和频率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近似,建立求解未知分布参数的方程组,在求解过程中,将样本容量视为未知量,以简化求解过程。计算机模拟实例表明,这种方法求解出的未知分布参数精度较高,而且对于一些常见的分布函数,这处方法的求解过程十分简单。文中还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本文方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做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次超静定理想弹塑性梁的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天捷  杜蓬娟 《工程力学》1999,16(3):105-112
本文研究了集中载荷作用下,一种一次超静定理想弹塑性矩形横截面梁的全部受力变形过程。受力变形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一部分区域产生塑性变形阶段、另外一部分区域也产生塑性变形阶段以及固定端为塑性铰直到形成塑性破损机构阶段。文中推导了各个阶段的挠度曲线方程,建立了求解积分常数和支反力的方程组,利用这些方程计算了部分支反力、各阶段结束时的挠曲线和载荷值以及几种特定载荷下的弯矩图。  相似文献   
4.
一种两端固支微开关梁的静力学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天捷  丁芳 《工程力学》2006,23(9):42-47,54
建立了一种两端固支微开关梁的静力变形分析模型,该模型将受电场力作用的两端固支微开关梁的受力变形分为三个阶段:梁受电场力作用、梁中点不受约束的变形阶段;梁受电场力作用、且梁中点变形受约束的变形阶段,即此时在梁的中点还要受到一支反力的作用;梁受电场力和一个附加支反力作用,并在梁的中间一段具有指定的位移和转角的变形阶段;在第二阶段中梁所受支反力的大小及第三阶段中梁所受支反力的大小和位置都与驱动电压有关。在实例中,设计了一种求解各未知量的迭代方法,并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包括:梁中点挠度和驱动电压间的关系、梁中点挠度和梁中点弯矩间的关系、梁长对吸合电压影响、驱动电极长对吸合电压的影响等,从中可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积分中值定理,提出两端固支梁中轴力的近似分析方法,结合几种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位移函数,推导两端固支梁中轴力的近似计算公式,并将这些计算公式应用于分析两端固支微机电开关梁的吸合电压中。计算实例中,针对一些不同的梁长、不同的梁厚、不同的驱动电极长以及不同的初始间隙,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轴力公式得出的吸合电压计算结果可见,选用余弦位移函数计算轴力时,文中提出的考虑轴力时吸合电压的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另外,影响相对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梁厚和初始间隙,而梁长对相对误差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非均匀疲劳损伤问题的代表性单元,这种代表性单元由一系列并联的杆元组成,各杆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边数和大小是随机的,即所谓的Dirichlet图案。因此这种代表性单元可以被用来考虑细观结构以及性能的随机性问题;文中还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探讨了代表性单元的尺寸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