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配合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作者对机场候机楼空调冷却水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冷却水系统中,冷却塔冷却效率较低,气水比过高,能耗较大;在部分负荷时,冷却水泵只能通过手动控制运行台数,水泵的能耗也较大。针对上述现象,本文对冷却水系统提出了一些改造方案。根据该方案,改造后冷却塔每年可节约能耗32 088 kWh,冷却水泵每年可节约能耗18 228 kWh。  相似文献   
2.
针对成组夹具设计技术中的编码系统使用困难、编码不精确和重用难等问题,提出在成组夹具设计中构造面向对象的参数化模型,该模型用类来描述零件簇,构成零件类的结构层次,生成零件描述的框架;用参数化方法从零件类实例化生成对象,以对象表示具体的零件;查询时,以零件的特征和零件的具体参数来驱动,加速搜索的过程,并使结果更加精确;找到相同或相似零件对象后,在某个类层次上重用以前的设计.该模型的提出为成组夹具的设计应用提供了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3.
基于Mastercam X Art的浮雕设计与数控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恽志东 《工具技术》2009,43(2):79-82
利用Mastercam X Art软件,根据绘制的二维几何图形快速生成复杂浮雕曲面。对浮雕模型进行了数控加工设置,合理确定工艺参数,模拟仿真加工过程,最后通过后置处理自动生成Nc代码。该方法可降低浮雕造型的设计难度,缩短加工时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室温油分级等温淬火时,硅和锰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硅含量在3.3%~3.8%时,对贝氏体相变具有诱发作用,使贝氏体球铁组织细化,力学性能提高,锰使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硬度提高韧性降低,合理的硅锰量可提高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适力压边拉深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适力压边拉深模具结构,在拉深过程中其压边力可以随拉深起皱规律而合理变化,能较好地满足拉深工艺的要求,分析了该压边机构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主要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6.
基于特征加工技术在自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MasterCam软件的FBM Mill和FBM Drill两类基于特征加工功能,实现实体零件的自动数控编程.首先.在Solidworks软件中完成实体零件的特征建模,将模型导入至MasterCam软件;然后,设置零件的毛坯尺寸及FBM参数,在指定的机床上自动生成所有特征零件加工部分的二维刀具路径:最后利用数控加工仿真验证了自动生成的基于特征的NC刀具轨迹.采用基于特征加工技术消除了实体零件铣削和钻削编程操作中所涉及的特征识别的手动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与编程灵活性,是实现自动数控编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徐晋勇  高原  黄伟  恽志东  徐重 《金属热处理》2007,32(Z1):390-393
介绍一种Q235钢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渗Cr方法,表面Cr含量达到40%左右.然后进行超饱和渗C,形成高Cr高C表面合金化层.表面含碳量达到2.7%左右,超过平衡碳计算值.随后进行淬火 低温回火热处理,使表面合金层获得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细小弥散碳化物组织,没有共晶莱氏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合金化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M7C3,尺寸1~2 μm,表面硬度达到1200HV左右.将双层辉光离子渗Cr 渗C淬火试样,进行摩擦因数和耐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Cr高C合金化层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11,相对耐磨性是Q235钢渗C淬火试样的1.83倍.  相似文献   
8.
结合Mastercam X Art软件,介绍了复杂浮雕模型的造型设计与数控加工过程.首先将绘制或导入的二维几何图形,通过控制其横截面参数进行膨化处理,快速生成复杂三维浮雕模型;然后对浮雕模型进行数控加工的设置,合理确定其加工工艺参数,动态仿真整个加工过程;最后通过后置处理程序自动生成浮雕模型的NC代码,实现了复杂浮雕造型的高效率设计与加工.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室温油分级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参数对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奥氏体化温度930-950℃,出油温度180~220℃,出油入炉时间60s,等温温度220-240℃,等温时间1~1.5h;此时材料基体组织为下贝氏体+少量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其冲击韧度大于14J/cm^2,硬度为52-56 HRC。  相似文献   
10.
在冲压拉延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工艺问题——起皱 ,防止起皱的主要措施是在拉延模具上增设压边机构。通过各种压边技术及其压边结构 ,对各种压边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 ,并对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范围及应用前景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在现代压边力调节与控制技术基础上对未来的压力控制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沿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