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承受交变载荷的大尺寸异种钢焊接管板结构的应力应变场分布与变化的分析结果,预测了疲劳裂纹的产生位置,并进行了相应的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受拉表面和受压表面焊趾部位分别为所在表面的最大应力和应力幅的峰值位置,且由于在第一个循环周期加载过程中产生塑性变形,导致稳定循环加载期间两侧焊趾部位均承受拉-...  相似文献   
2.
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稀土-硼复合处理对14Ni5CrMoV铸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Ni5CrMoV铸钢经稀土-硼复合处理后,夹杂物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得到改善,铸钢回火后可获得均匀的回火马氏体组织,碳化物弥散分布于马氏体晶内,从而提高了14Ni5CrMoV铸钢的强韧性,尤其显著地改善了钢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恒温拉伸试验测定了10CrNi3MoV钢在室温至1 000℃温度范围内的延伸率和强度,并借助热膨胀法测定了试验钢的相变特征温度A c1和A c3。结果表明,10CrNi3MoV钢在720~750℃温度区间内断后延伸率超过100%,表现出超塑性行为;其中720℃时塑性最好,断后延伸率达到123.5%,该温度略高于A c1温度。  相似文献   
4.
10Ni5CrMoV钢焊接残余应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焊接结构中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往往导致焊接结构性能恶化.而一般来说.钢的屈服强度越高则往往导致其焊接结构中的焊接残余拉应力越大.本文针对屈服强度近800MPa的高强钢10Ni5CrMoV钢平板堆焊试样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接各区域并未出现较大值的焊接残余拉应力,甚至出现压应力.分析其原因,是焊缝与母材的线膨胀系数匹配、焊缝材料在焊接冷却过程中的低温相变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焊接热模拟试验及金相、透射电镜分析、能谱分析研究了10Ni8CrMoV钢一次热循环的粗晶区在经峰值温度为900℃的二次热循环后的组织与韧性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马氏体板条间的稳定的奥氏体薄膜的存在,该钢一次热循环粗晶区在经峰值温度为900℃二次热循环作用后仍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度,临界再热粗晶区未出现局部脆化现象.因发生组织遗传,其低温冲击韧度相对于一次热循环粗晶区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模拟技术研究了12CrNi5MoV锻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经历一次焊接热循环后,材料粗晶区的抗拉强度与原始态试样相比显著升高,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冷却过程中冷却速度加快引起材料组织中孪晶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增加是其粗晶区力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冷成型10CrNi5MoV钢进行性能恢复热处理试验,并对比热处理前后拉伸性能及显微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包申格效应,冷成型10CrNi5MoV钢的拉伸性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受压侧拉伸屈服强度降低,受拉侧拉伸屈服强度上升;冷成型10CrNi5MoV钢在250℃~620℃温度范围内进行性能恢复热处理时,加热温度对钢板拉伸性能恢复程度影响显著,而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则对其影响不明显;性能恢复热处理后的冷成型10CrNi5MoV钢金相组织及晶粒度未发生明显变化,而位错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低合金钢焊接残余应力及其消除方法,综述了热处理方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工艺参数设计、低合金钢消应力热处理特点,以及该处理对低合金钢构件性能与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指出了针对低合金钢构件,在考虑应力消除效果的同时,还应在构件选材、制作及热处理参数制订时尽量避免消应力热处理后材质性能产生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恒温拉伸试验测定了10CrNi5MoV钢在室温至930℃温度范围内的断后延伸率和强度,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了试验钢的特征转变温度AC1、AC3。结果表明,10CrNi5MoV钢在730~770℃温度区间内断后延伸率超过100%,表现出超塑性行为;热膨胀法测定试验钢的特征转变温度AC1为680℃,AC3为784℃。钢板具有超塑性行为的温度位于两相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0CrNi3MoV钢超塑性温度拉伸应力应变特征,分析了不同程度变形钢的微观组织和断裂行为,用塑性应变分布场数值模拟研究了高强度低合金调质钢两相区超塑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屈服应力的奥氏体相围绕高屈服应力的铁素体相呈网状联通分布,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起到"润滑油"作用;经过一定程度的变形后,强烈的应变硬化使奥氏体相的应力超过铁素体相的屈服应力,促进铁素体相的塑性变形;高应变区的铁素体相转变生成奥氏体相,为后续变形补充"润滑油";持续的"塑变-相变"行为维持大变形中的整体连续性,材料表现为超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