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凤凰颈排灌站座落在长江安徽段北岸巢湖流域的无为县境内。它是安徽省“七五”期间引用外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巢湖流域治理的骨干工程,也是我省规划兴建的引江济淮《南水北调》及巢湖治污的龙头工程。  相似文献   
3.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巢湖地区撤区设市,其管辖范围为居巢区(原县级巢湖市)以及四个县,总面积9256km^2,总人口445万,耕地面积428万亩。巢湖市城区位于巢湖流域的中东部。穿过城区的支流河道主要有老裕溪河、清溪河、双桥河以及抱书河等。巢湖市城区及近郊是本次供水水资源规划论证区域。市区2000年现状总人口22.907万(其中建成区21万,近郊区1.907万)。2000年巢湖市国内生产总值190.2亿元(居巢区为18.5亿元)。人均4238元,比上年增长9.3%。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怎样防止镀银变色的问题是目前表面防护专业中,大家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表面防护组一九六四年年会上,有些单位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几篇试验研究报告,分别提出了电解钝化、镀铍处理和浸有机涂层等防止银层变色的方法,但这些报告中对各种处理方法的试验结果和评价很不一致。为了得到比较一致的结论,便于推广,该会决定由北京市各有关单位按照本单位的工艺条件制备一批规格统一的样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盾构机刀盘法兰锻件常规拼焊方案的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旋压扩孔成形理论,并应用该理论成功地将超大型盾构机刀盘法兰锻件国产化,解决了此类超大型盘形锻件的制造难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重庆仙桃数据谷金融大楼项目,详细阐述基于MS60的BIM模型放样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通过在BIM模型上选取放样点,利用MS60全站扫描仪自动追踪,简化施工放样流程。BIM模型与MS60全站仪的结合实现施工放样的智能化,将BIM技术真正应用于施工放样过程中,充分发挥BIM的工程价值,提高放样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7.
反应堆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平衡相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用508-3和508-4N低合金钢的热力学平衡相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在ASME规定的回火温度范围内,508-3钢中的平衡相主要为两种M3C型碳化物(渗碳体和ξ-碳化物),508-4N钢中的平衡相为M23 C6型碳化物.根据平衡相在α-铁和γ-铁中的析出驱动力讨论了两种钢中平衡相的析出行为.利用TEM观察实际508-3钢和508-4N钢调质态样品的微观组织,衍射斑标定析出相分别为M3C和M23C6,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型F316H奥氏体不锈钢锻件塑性变形抗力大,锻造工艺不当易导致开裂、粗晶和混晶等难题,开展晶粒粗化实验、高温拉伸和高温压缩实验,以研究材料晶粒的长大规律、热塑性及临界变形量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高于1050℃时,晶粒尺寸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变形温度越高,晶粒尺寸长大趋势越明显。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抗拉强度逐渐变小,塑性抗力逐渐减小。同一变形温度下,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动态再结晶程度随之增大。相同变形量下,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动态再结晶更充分,晶粒尺寸更为细小,晶粒数量大幅增加。根据实验结果制定了直径为Φ5800 mm的管板锻件的锻造工艺,经实际生产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钢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钢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包括成分及性能要求、冶金工艺、热处理工艺、制造及应用现状。探讨了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钢的发展方向:材料技术是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的关键技术,随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向大型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具有更高强韧性和淬透性的SA508Gr4N钢将可能逐步替代目前使用的SA508Gr3钢。  相似文献   
10.
氮化镓微米晶须及纳米线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利用CVD方法大量制备超纯氮化镓微米晶须及纳米线的最新结果.利用镍、铟及其化合物等做催化剂,将金属镓放置在氨气氛中1000℃左右进行反应,结果在衬底上获得了大量的氮化镓微米晶须,及纳米线.许多晶须还通过自组装形成了非常奇特的如梯子状的形貌.研究还发现,大部分氮化镓微米晶须的择优生长方向为<0001>方向(c轴方向).X射线衍射谱揭示,反应产物为非常纯的氮化镓晶体,而低温光致发光谱分析则发现,氮化镓微米晶须在520nm处有一个杂质发光峰.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氮化镓晶体的生长机理,并可望应用于微米、纳米蓝光发光二极管等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