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北京地区电采暖和有关认识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采暖方式和设备的特点,指出北京地区使用电采暖具有比较好的综合效益,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对电采暖的能效进行了分析,澄清一些认识问题.以电采暖实际调研为基础,提出了采用电采暖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外适用不同类别车辆及地形的平顺性评价标准空缺,介绍了轮式车辆平顺性评价体系,主要有两类:一类为ISO 2631及相似标准,一般用于评价普通车辆;另一类为基于6W平均吸收功率和垂直方向加速度峰值两个限值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一直为美军及北约组织用于评价军用战术车辆。参考国家标准GB/T 4970-1996对某国产乘用车进行了道路试验,确定了平顺性客观评价值,研究了基于限值的平顺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该研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在各种类别车辆和不同地形中更好理解并适用平顺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客车侧翻稳定性,解决单独差动制动控制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转向/差动制动联合控制方法。针对计算侧翻指标LTR难度较大的问题,建立了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状态参数估计器对LTR值进行估计。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转向、差动制动下层控制器。通过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客车在鱼钩试验和阶跃试验典型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MPC控制器相比单独差动制动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康小鹏  董大伟  李磊  张洪 《机床与液压》2017,45(12):100-106
建立了基于Dugoff轮胎模型的七自由度整车模型及线性二自由度参考模型.利用轮胎负荷率与侧向加速度对车辆状态进行识别,设计了基于前轮主动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系统.引入附加横摆力矩分配系数对各子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决策并实现其介入程度的实时分配.以单移线工况对协调控制系统在高低附着两种路面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两种路面情况下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客车侧翻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状态估计的客车主动防侧翻控制方法。针对客车行驶过程中直接计算侧翻指标LTR困难较大、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基于TruckSim整车模型和三自由度参考模型建立了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状态参数估计器。结合现有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设计了柔性PID控制器,以差动制动的原理对防侧翻附加横摆力矩进行补偿。通过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客车在鱼钩试验典型工况下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在中、高车速时均能降低LTR值至阈值附近,有效提高了客车的侧翻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空调送风口低温射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了空调送风口低温射流的特性,测量了空调送风口低温射流的包络面、射流轴心速度衰减特性和主流区速度分布特性。将空调送风口低温射流特性与常温射流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汽车稳定性快速控制原型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控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现代汽车提高安全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改善车辆在转向时或受侧向风作用时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对汽车电子稳定装置(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用二自由度整车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控制系统设计,并采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进行了快速控制原型的实时仿真.结果证明,控制器对汽车稳定性控制效果明显,实时仿真与离线仿真结果吻合.说明改进的方法可增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