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益文  张霁菁  华沂 《物理测试》2007,25(5):51-52,58
文章按照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对冷轧奥氏体不锈钢板的断后伸长率进行了测试,并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当k=2时,置信概率p=95%,断后伸长率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A=62.5%±2.0%。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巴氏硬度试验中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的因素和来源,并按照ASTM D 2583-2007标准的要求,采用HBal型巴氏硬度计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巴氏硬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与评定,采用55HBa标准硬度块时,其扩展不确定度U=1.5.  相似文献   
3.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中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回火处理后20MnCr5钢中马氏体及其变体的取向关系变化情况.选择各试样取向成像图中原奥氏体晶粒区域做出相应的马氏体{110}a极图,并根据Kurdjumov-Sachs(K-S)关系和Nishiyama-Wassermann(N-W)关系,使用数值拟合方法分别对各极图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0MnCr5钢经淬火并低温回火后得到的马氏体取向关系主要为N-W关系,也有K-S关系存在.再经350℃或500℃保温处理后,钢中马氏体取向关系没有明显改变,但原奥氏体晶粒中马氏体变体数目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4.
刘曙  李晨  华沂  蒋海宁 《现代矿业》2011,27(8):122-125
运用正态性检验和稳健统计技术,对1818批进口铁矿石中Fe、P、S、SiO2、Al2O3和H2O装卸两港检测结果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口铁矿石装卸两港检测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呈现出一定的高峰度;进口铁矿石中Fe、P、S、SiO2、Al2O3和H2O装卸两港检测结果差异值的中位数分别为-0.06%、0.000%、-0.001%、0.06%、0.03%、0.19%,标准化四分位距分别为0.21%、0.004%、0.004%、0.19%、0.11%、0.36%,运用稳健Z比分数,从统计学上估算出进口铁矿石装卸两港检测结果差异的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灯罩用薄钢板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开裂的原因,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开裂样品的微观组织和夹杂物进行了分析,发现材料内部存在着硫化锰夹杂物,在薄钢板的冲压过程中,这些聚集的夹杂物在平面双向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形成微裂源和低应力破坏,导致了灯罩坯件的开裂失效。  相似文献   
6.
以汽车曲轴用45钢为试验材料,对热轧和调质两种状态的无塑性预变形和有0.2%塑性预变形的两组材料经过不同加热次数后的力学性能和膨胀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加法再制造中多次加热对零部件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热轧态还是调质态,在有限的加热次数内其强度、塑性、显微组织及材料膨胀系数均无显著变化。因此可认为在有限的加热次数下加热次数对再制造坯件基体材料的性能影响可以忽略。加法再制造既未对原有材料造成新的损伤,也未改善基体材料的原有状况。  相似文献   
7.
 按照GB/T 228 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对冷轧奥氏体钢板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进行了评定。确定了当k=2时非比例延伸强度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奥氏体不锈钢管坯在涨形拉伸过程中出现开裂,本文通过对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测试,对断口的显微组织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材料内部存在沿扎制方向连续分布的夹杂物,在涨形拉伸到一定阶段时,形成微裂纹并迅速扩展导致失效.  相似文献   
9.
对布氏硬度试验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对NIL PT-0169金属布氏硬度(HBW5/750)国际比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判定,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硬度国际比对试验,并取得了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热电材料在温差发电和热电制冷方面的应用;概述了热电材料的研究开发进展,重点介绍了Half-Heusler金属间化合物、方钴矿、低维结构材料以及纳米结构材料等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状况;介绍了热电性能测试的相关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