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内微量注射谷氨酸对大鼠后爪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腰段脊髓背角Fos表达的抑制效应以及该效应是否通过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下行抑制系统介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结果:(1)VLO内微量注射谷氨酸(100nmol/0.5μl)明显抑制大鼠后爪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脊髓背角Fos表达,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差异显著(P0.001),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可被VLO内预先注射非选择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kynurenic acid(2nmol/0.5μl)所翻转,与单独注射谷氨酸相比差异显著(P0.001),但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双侧腹外侧PAG内微量注射局麻剂利多卡因(0.2nmol/0.5μl)可以明显阻断VLO内微量注射谷氨酸(100nmol/0.5μl)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抑制效应,与单独注射谷氨酸相比差异显著(P0.001),而双侧腹外侧PAG内微量注射生理盐水不影响VLO内微量注射谷氨酸对大鼠脊髓背角Fos表达的抑制效应(P0.05)。结论:VLO内谷氨酸可能通过其受体激活PAG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抗炎性持续性伤害感受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BL结合翻转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70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4人)和对照组(3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实验组采用TBL结合翻转课堂,即学生以团队形式组内学习、研讨问题,在课堂上汇报、分享答案。期末对两组学生实施统一的闭卷考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TBL结合翻转课堂的接受程度和主观感受。组间数据比较采用SPSS 17.0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消化生理平均成绩为(5.47±1.02)分,高于对照组的(4.42±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针对实验组共发放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有效率为100%。约82%的学生接受和认可TBL结合翻转课堂,认为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协作精神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结论TBL结合翻转课堂能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该类教学可在医学类专业课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巴胺D1和D2样受体是否参与腹外侧眶皮层(VLO)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性效应。方法将一伤害性热刺激施加于浅麻醉大鼠尾部诱发甩尾(TF)反射,以TF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VLO内微量注射不同药物对这一指标的影响。结果 VLO内微量注射多巴胺D1样受体激动剂SKF-38393(1.0、5.0μg)对TF反射没有影响,TFL维持在基线水平;而给予多巴胺D2样受体激动剂喹吡罗(0.1~2.0μg)可以产生剂量依赖性抗伤害感受性效应,不同处理组TFL相继增加的顺序为0.1μg组=0.5μg组<1.0μg组<1.5μg组<2.0μg组,该抑制效应能被VLO内相同注射位点预先注射多巴胺D2样受体拮抗剂雷氯必利(1.5μg)所阻断;VLO内单独注射雷氯必利(1.5μg)不改变TFL的基础值。结论多巴胺D2样受体可能参与激活VLO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5-HT1A受体是否参与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观察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缩足反应)的影响。结果: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的激动剂8-OH-DPAT(5.0μg/0.5μl)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足反应;向RAIC内提前5min预先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10μg/0.5μl)则可拮抗8-OH-DPAT(5.0μg/0.5μl)对缩足反应的抑制效应;RAIC内单独注射NAN-190对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足反应没有影响。结论:5-HT1A受体参与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腹外侧眶皮层(VLO)内微量注射吗啡产生抗伤害效应的机制是否通过GABA能调制介导的.方法:以辐射热诱发的大鼠甩尾反射潜伏期的变化作为伤害性反应的指标.结果:VLO内微量注射选择性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0,200,500 ng)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辐射热诱发的大鼠尾反射潜伏期.VLO内微量注射吗啡(5.0 μg)10 min后,同一部位注射荷包牡丹碱(100 ng)可增加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效应,而VLO内微量注射吗啡(5.0 μg)10 min后,同一部位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mol(250 ng)可减弱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效应.结论:VLO内GABAA受体参与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效应,吗啡可能直接抑制了GABA能中间神经元,使VLO至PAG的投射神经元去抑制,间接激活了脑干下行抑制,在脊髓水平抑制了伤害性信息的输入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一个由"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质(VLO)-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镇痛环路。阿片肽通过μ-阿片受体、5-羟色胺通过5-羟色胺1A、2和3受体、多巴胺通过D1和D2受体、GABA通过GABAA受体、谷氨酸通过NMDA受体、非-NMDA受体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参与介导VLO诱发的下行镇痛作用,它为阐明"脊髓-丘脑中央下核-VLO-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痛觉调制环路的神经递质和受体机制提供了证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疼痛和抑郁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统计,全世界罹患有各类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的人数有6亿之多,平均发病率为10%左右;发展中国家CP发生率高达20%~25%;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慢性疼痛的患病人数有1亿之多,发生率为33.3%。与此同时,全球大约有3.5亿人遭受抑郁困扰,使得抑郁成为医疗支出和经济负担的重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5-HT参与腹外侧眶皮层(VLO)的抗伤害效应以及VLO内的5-HT1A受体与该效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浅麻大鼠,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VLO内微量注射5-HT和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p-MPPI对TFL的影响。结果显示:VLO内微量注射5-HT(2.0、5.0、10.0μg)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辐射热诱发的TFL;而VLO内预先5min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p-MPPI(0.2μg)可拮抗5-HT(10.0μg)诱发的抗伤害效应。本研究的结果提示5-HT参与VLO内的抗伤害效应,而该效应可能由5-HT1A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