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库尔勒市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调查报告慎志红郑重时(新疆库尔勒市卫生防疫站)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危害较大。此病是我市农牧区常见的地方病之一,曾一度得到控制,由于近几年来防治措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布病死灰复燃,流行有上升趋势。为...  相似文献   
2.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损伤脊髓轴浆运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白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Allen氏法,以288g.cm能量造成T9-T11脊髓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以加味补阳还五汤、尼莫地平、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次/d。6周后以305辣根过氧化酶(HRP)10μL坐骨神经内注射,在脑干区域测定HRP标记细胞数。结果:中药组脊髓神经功能CBS值明显下降,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幅明显提高,脊髓轴浆运输能力得到改善,髓鞘、神经元细胞结构恢复理想。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务,促进神经元及损伤神经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分析甲亢性房颤的临床,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征。认为甲亢性房颤以甲性发生率为高,多合并心脏扩大,易发生心力衰竭。提出甲亢性房颤与冠心病,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的鉴别要点。抗甲状腺治疗可使房颤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控制率是其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药加减补阳还五汤保护脊髓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潞  郑重  张跃康 《四川医学》2006,27(4):341-344
目的探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D大白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荆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Allen氏法,以288g/em能量造成T9-T11脊髓不完全损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于手术前1周和术后1h胃肠灌注生理盐水,各治疗组同时胃肠灌注中药或尼莫地平。各组取12只动物于术后24h测定损伤段脊髓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液流变学;各治疗组另12只动物治疗4周作为损伤后期观察,于第6用处死测定损伤段脊髓神经细胞数、神经元尼氏体平均灰度。结果①假手术组和各药物组SOD和MDA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模型组(P〈0.05-0.01);假手术组和各药物组血液粘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0.01),中药组血液粘度较西药组显著降低(P〈0.05-0.01)。②中药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和假手术组尼氏体平均灰度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清除损伤脊髓组织自由基、降低血液粘度,从而一定程度阻止脊髓神经细胞尼氏体溶解,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证实针灸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个中心共480例患者纳入研究,439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组)和治疗组(基础加针灸组、针灸组).基础组治疗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针灸组治疗用毫针刺加灸,基础加针灸组则二者结合.共治疗4周.采用症状体征、House-Bfackmann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个中心完成情况良好,4个中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研究方案执行较好.3个组分组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3个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针灸组疗效最好(P<0.05,P<0.01).轻度面瘫和急性期面瘫疗效优于重度面瘫和非急性期面瘫(P<0.01).比较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量表分级和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肯定,其效果优于基础对照组和基础加针灸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嗜铬粒蛋白A的影响,以期分析嗜铬粒蛋白A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探讨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纳入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者按照1:1比例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方法,即试验组给予曲美他嗪加标准化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标准化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嗜铬粒蛋白A水平和超声心动图进行监测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嗜铬粒蛋白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不断加强嗜铬粒蛋白A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探讨对该病的监测、病情的判断及预后的分析存在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10日,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评奖委员会在陈述理由时说,“尽管她非常年轻,却已经为女童受教育权利奋斗多年……马拉拉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最危险的环境下完成的。她如英雄般地奋斗,由此也成为捍卫女童受教育权利的代言者。”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44岁,因"上腹隐痛伴恶心、呕吐、纳差5d"于2011年12月3日入院.患者曾有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病史30余年,自服"胃药"等治疗.无明确腹部外伤或手术史.患者父亲因患"胃癌"死亡.体格检查无异常.入院后查腹部X线片:小肠内结石并空肠梗阻可能(图1).给予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保守治疗,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有肛门排气、排便.全腹CT检查:盆腔内钙化灶,未排除畸胎瘤;小肠扭转可能.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悬韧带远端约60 cm空肠系膜处一6.0 cm ×4.0 cm ×4.0 cm包块,瓷白色,表面结节状,质硬,边界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轻;空肠、回肠粘连较重,大网膜、小肠系膜及右侧腹壁形成多处粘连带,受卡压肠管扭转,肠管血供、蠕动好,对应肠系膜血管增粗迂曲,近端空肠扩张水肿.切除空肠系膜包块,结扎切断粘连带,分离粘连,手法复位肠扭转,术区放置防粘连剂.病理检查:肠系膜异位骨化(HMO)、钙化,由成熟的骨组织组成,未见骨髓腔及脂肪髓,骨组织间未见纤维组织增生(图2).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9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未服药患者失匹配负波(MMN)的特征及与临床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评分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缺陷型(缺陷组,45例)和非缺陷型(非缺陷组,55例);采用脑诱发电位仪检测MMN,并与5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比较;分析患者MMN改变与其发病年龄、病程、病情及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陷组与非缺陷组MMN潜伏期明显延长(F=21.72,P=0.00),波幅明显降低(F=5.95,P=0.00);缺陷组与非缺陷组间MMN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的MMN潜伏期及波幅与的其发病年龄、病程、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包括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缺陷型和非缺陷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MMN异常;其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素质性标记。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注意偏向矫正(ABM)是近年来情绪调节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指通过计算机程序反复训练个体对中性或正性刺激的关注以达到纠正其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改善异常认知的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ABM治疗抑郁的文献报道逐年增多,但评价指标较为分散,相关循证证据不足。 目的 系统评价ABM疗法对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VIP),搜集有关ABM治疗抑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12-31。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基于计算机的ABM治疗;对照组实施同等条件下的安慰训练,包括空白对照、假ABM刺激等。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HRSD)、贝克抑郁量表(BDI)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冗思反应量表(RRS)评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2.0版本(RoB 2.0)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其中1篇文献提取为2个试验报告,共包含968例患者。13篇文献均为RCT,其中7篇文献评价为低偏倚风险,4篇文献评价为中偏倚风险,2篇文献评价为高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抑郁水平、焦虑情绪及冗思反应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亚组分析:干预后随访时间<2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BDI-Ⅱ、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时间≥2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BDI-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BM疗法能明显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焦虑及冗思反应,但该疗法的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