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热休克蛋白27、70(HSP27、70)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l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SP27、70的表达.根据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比分析HSP27和HSP70在临床病理特征相同、但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不同的两组病例(长期生存组38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短期生存组63例:术后1年内死亡)中的表达情况,判定HSP27、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SP27在10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88.1%(89/101),其中长期生存组总的阳性表达率为94.7%,强阳性表达率为81.6%,均明显高于短期生存组(84.1%和54.0%,P<0.05).HSP70在101例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96.0%(97/101),其中长期生存组总的阳性表达率和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4%和68.4%,短期生存组分别为95.2%和76.2%,x2检验显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HSP27和HSP70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P27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有关(P<0.01),而HSP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无关(P>0.05).结论:HSP27是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HSP70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2.
单次灌胃杂色曲霉素对小鼠大脑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单次ig杂色曲霉素 (ST)对小鼠大脑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方法 ,研究ST对BALB/c小鼠大脑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 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 ,ig小剂量ST(3μg·kg-1 )后 1 2h或大剂量ST(3mg·kg-1 )后6h即可见小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CA2区神经元出现胞核固缩深染、胞浆嗜酸性变、空泡变性等病理变化 ,且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 ,病变神经元逐渐增多 ;光镜下对海马CA2区病变神经元进行计数分析 ,结果表明ST处理组发生病理变化的神经元比例均高于相应对照组 ,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高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结果表明 ,igST 3,30 ,30 0和30 0 0 μg·kg-1 1 2h后 ,小鼠脑细胞的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ig3mg·kg-1 的ST后 6~48h,随ST作用时间的延长 ,脑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结论经口给予ST可导致小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CA2区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 ,诱导并促进小鼠大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 C(vitamin C,VC)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诱导的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PBMC)HLA-Ⅰ表达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25μmol/L 和100μmol/L)VC 预处理对 DON 诱导的 HPBMCHLA-Ⅰ表达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FCM 定量检测结果表明,DON 处理组 HPBMC HLA-Ⅰ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FI 值0.88±0.02比1.00±0.03,P<0.05)。25μmol/L 和100μmol/LVC 预处理+DON 组 HPBMC HLA-Ⅰ表达的 FI 值分别为1.15±0.06和1.10±0.02,均明显高于DON 处理组(0.88±0.02,P<0.05)。同时,25μmol/L 和100μmol/L VC 单独处理组 HPBMC HLA-Ⅰ的表达量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 值1.28±0.03和1.25±0.05比1.00±0.03),表明 VC 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外培养的 HPBMC HLA-Ⅰ表达(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与 DON 处理组相比,两种不同剂量 VC 预处理+DON 组 HLA-Ⅰ表达阳性的细胞百分率比 DON 处理组明显增高(70.10%±6.90%和64.50%±5.50%比42.20%±4.30%,P<0.05)。蛋白印迹同样证实了以上结果。结论 VC 可一定程度的拮抗 DON 对体外培养的 HPBMC HLA-Ⅰ表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河北省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居民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6年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和胃癌高发区赞争县伞部首诊为胃癌的43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M性别和不同年龄患者贲门、胃体和胃窦部位胃癌的构成比,分析当地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及趋势.结果 两地伞部旨诊胃癌患者巾,贲门癌占68.0%,明显高于胃体痛(24.2%)和胃窦癌(7.9%;X2=124.396,P<0.0001).1993-2006年间,贲门痛在胃癌中所占的比例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磁县患者中,贲门癌所占的比例为71.2%,明显高于赞皇县(51.2%;X2=109.648,P<0.0001).磁县贲门癌比例逐渐增多的同时,胃体癌比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赞争县胃癌构成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胃窦癌逐渐减少.性别对胃癌发生部位的变化无明显影响;但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年龄构成比存在着差异(X2=58.380,P<0.0001),其中<50岁组胃体癌所占的比例在所有年龄组中最高,为34.2%,而贲门癌在61~70岁组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1.6%.结论 贲门是河北省胃癌高发区磁县和食管癌高发区赞皇县居民胃癌发生的主要部位.在流行病学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磁县胃癌患者中,贲门痛的构成比将继续上升,胃体癌的构成比将继续下降;而赞皇县患者中,胃窦癌的构成比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23细胞经100、500、1000μg/LDON处理72h,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其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C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DON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均随DON浓度升高凋亡率相应增加,具有明显量效关系(SGC-7901:r=0.660,P<0.05,n=4;BGC-823:r=0.750,P<0.01,n=4)。FCM、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DON处理后SGC-7901、BGC-823细胞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DON可剂量依赖地诱导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了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对小鼠Purkinje细胞TNF-α和TGF-β2 mRNA表达的影响。给予BALB/c小鼠一次灌胃ST(3000μg/kg),分别于灌胃后0.5、1、2、4、8和16h处死动物,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Purkinje细胞TNF-α和TGF-β2 mRNA的表达。TNF-α和TGF-β2mRNA在对照组和处理组各时间点的Purkinje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但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和TGF-β2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上述结果说明单次ST灌胃后TNF-α和TGF-β2 mRNA在Purkinje细胞表达明显增加,TNF-α和TGF-β2在ST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胃癌细胞SNU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SNU经不同浓度(50、100、1000、2000μg/L)DON处理12h,以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FCM榆测结果表明,DON处理12h后,各处理组SNU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在50~2000μg/L浓度范同内随着DON浓度升高凋亡率亦相应升高,两者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940,P〈0.01)。FCM和West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DON作用12h后,SNU细胞bax和Caspase-3表达升高,bcl-2表达降低.结论DON可剂量依赖地诱导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NU凋亡,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进而激活Caspase-3,可能在SUN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次性支气管给予黄曲霉毒素G1(AFG1)对大鼠肺组织CC-10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30 μg/kg剂量经支气管1次性给予雄性SD大鼠AFG1处理。处理1、3、7和14 d后分别处死动物。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生化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C-10蛋白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C-10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给予AFG1作用后肺泡灌洗液中LDH活力升高(P<0.01),至14 d时恢复到正常水平。FCM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C-10蛋白结果发现AFG1作用3、7和14 d,CC-1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同FCM一致。AFG1作用3、7和14 d大鼠肺组织CC-10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支气管1次性给予AFG1作用对大鼠肺组织具有明显的致损伤作用,降低CC-10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杂色曲霉素(ST)对外侧隐窝处室管膜细胞、神经元、神经纤维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ST单次灌胃,分别于灌胃后1、2、4、8、16 h处死动物,用透射电镜观察外侧隐窝室管膜细胞、神经元、神经纤维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变化.结果 ST灌胃后1 h血管内皮细胞吞饮囊泡开始增多,2 h组室管膜细胞的顶浆分泌增多,部分神经髓鞘变性;4 h和8 h组神经纤维广泛变性,神经元线粒体变性、核切迹和空泡出现;16 h组神经元胞浆内线粒体变性更加明显,并出现脂褐素.结论单次灌胃后,ST即可引起外侧隐窝处室管膜细胞、神经纤维、神经元和内皮细胞的改变,但ST主要是对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观察50Hz工频均匀强磁场(0.097T)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SNU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通过检测Bax、Bcl-2和Caspase-3三种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体外培养SNU细胞,给予50Hz工频均匀强磁场(0.097T)处理后应用流式细胞定量检测和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研究该磁场对SNU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定量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三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给予工频均匀强磁场处理后SNU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此外,SNU细胞内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而给予磁场处理后Bcl-2蛋白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工频均匀强磁场处理可以促进体外培养SNU细胞凋亡,其可能机理为上调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