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4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及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最早发现于1893年,Bizzozero曾首先报道在狗的胃内发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几年后,又有人在大鼠和猫的胃内发现了这种微生物。1906年,kreinez首先在人胃内检出了螺旋状微生物,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设清洁型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9)、高脂饮食组(n=17),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n=8)和吡格列酮组(n=9),分别给予蒸馏水、蒸馏水(1.5ml/100g)和吡格列酮10mg/(kg·d)灌胃,1次/d,同时继续高脂饮食,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血脂水平并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吡格列酮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显著升高(P<0.01)。给药干预4周后,吡格列酮组干预后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G、TC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可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主动脉内膜增厚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结论吡格列酮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延缓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提示吡格列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部分归于血脂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NF-κB活性和主动脉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高脂饮食组17只.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吡格列酮组9只,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血脂;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Bax、Bcl-2 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12周后,TG、TC、LDL-C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6周后,吡格列酮组TG、TC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F κB p65、Bax明显升高,Bcl-2和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NF-κB p65、Bax明显降低,Bcl-2和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主动脉凋亡蛋白Bax、Bcl-2及Bcl-2/Bax比值的改变,可能与NF-κB活性增加相关.吡格列酮可减少NF-κB p65表达,调节Bax、Bcl-2表达,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IIA,TanⅡA)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心肌纤维化模型,术后存活3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n=8),假手术组、模型组、TanⅡA组(20mg·kg-1·d-1)及阳性对照药物卡托普利纽(100mg·k-1·d-1)。术后4周成功造模并开始给药,疗程为4周。8周后检测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组织病理学、心肌羟脯氨酸含量以及心肌组织NF—KBp65蛋白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室治疗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anⅡA则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anⅡA组则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NF-KBp65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anIIA组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TanⅡA能抑制心肌肥厚,减轻心肌纤维化,此作用可能与部分下调NF-K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慎疾刍言》为清代名医徐灵胎晚年所著,计有论文十九篇。徐氏针对当时医界流弊,痛下针砭,以期医家谨慎治疗。本文在简介该书的基础上,剖析其有关中风等急难重症、因人制宜及治法方药等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琉球百问》为清代名医曹仁伯对其海外弟子吕凤仪所提疑难问题的解答记录。本文在简介该书的基础上,刍议其中风论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精神病是其中较少见但非常重要的临床表现。1999年,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发表了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命名和病例定义”,对19类NPSLE综合征作了分类定义,明确提出了SLE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建议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排除诊断的方法等。同时,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步丰富,临床免疫学、脑电图,尤其是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提高本病诊断的敏感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2]。现将该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进一步拓展NPSLE精神…  相似文献   
8.
神经精神狼疮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其具有的神经精神表现,即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发生率高达14%~75%[1],由于种族、年龄、性别,尤其是诊断标准使用的差异,NPSLE占SLE的比例在40%~50%,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3]。因此,及时的诊断NPSLE,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报道3例临床病例并结合近期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5岁。1996-04曾在我院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口服泼尼松治疗。1997-02-20因“发热半月”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肤(AN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银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用放免法进行血浆ANP检测,观察中药复方对大鼠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病理形态胶原染色和血浆ANP改变的干预作用.结果 造模8周时LVMI、血浆ANP表达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复方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中药复方可延缓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所致心肌纤维化进程,可能与影响血浆AN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景岳《质疑录》对中医内科急难重症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张景岳根据中医理论知识,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著成《质疑录》45篇,内容涉及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及外感、内伤杂病等诸多方面。本文在简介该书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其关于中风、消渴、痢疾、便血及虚劳咳嗽等急难重症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