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脂肪肝研究小组开展了多种药物的动物试验研究,其中观察了马洛替脂治疗大鼠脂肪肝实验结果,发现疗效不甚明显,但有一定改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硒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硒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大鼠80只,体重180g~220g,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病理模型组,用人血白蛋白诱导肝纤维化,第1步皮下注射致敏45d,随之静脉注射;③硒防治组,静脉注射4wk后,以硒溶液灌胃;④秋水仙碱治疗组,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12wk后,秋水仙碱灌胃.静脉注射结束后,治疗开始后6wk和12wk采集肝组织标本,用光镜和电镜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硒防治组肝脏纤维化的程度(Ⅰ级2只,Ⅱ级3只,Ⅲ级3只,Ⅳ级1只)明显低于病理模型组(Ⅱ级2只,Ⅲ级3只,Ⅳ级5只,Ⅴ级3只,P<001)硒防治组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也较轻微.结论硒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华蟾素、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华蟾素、博尔泰力两种注射液治疗大白鼠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用四氯化碳注射大白鼠,同时给予低蛋白高脂饲料,经过6周时间造模,形成肝纤维化的大白鼠动物模型,然后分别用华蟾素、博尔泰力注射液2组药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1个月后,大白鼠血清生化指标,肝功能明显改善。大白鼠肝组织切片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明显好转。结论:提示华蟾素和博尔泰力两种注射液均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层粘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对247例肝病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A、PⅢNP、LN和CⅣ进行检测,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HA、LN和CⅣ含量在酒精性肝病、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和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A、LN和CⅣ联合测定可较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防治脂肪肝的动物试验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防治脂肪肝的效果。方法①动物试验:将1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干预组。应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与饲喂含酒精的高脂饮食3周建立混合性大鼠脂肪肝模型。干预组同时每日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灌胃。至3周末从模型组分出部分大鼠作为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组,该组停止应用致脂肪肝药物,开始每日给予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灌胃持续3周;另外以部分模型组大鼠作对照,该组亦停止应用致脂肪肝饮食,与正常对照组均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持续3周。分别于3周末和6周末分批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②临床试验:选取54例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口服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12周,对照组口服护肝宁片治疗12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和肝脏B超的恢复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动物试验: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各干预组的肝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减轻不明显。模型对照组肝组织大泡性脂变较模型组减轻,但小泡性脂变较模型组更加严重,并可见明显的纤维化。治疗组大泡性脂变程度仍然较明显,但小泡性脂变与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②临床试验: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试验组有乏力、腹胀和肝区不适病人的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显著好转,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的血甘油三酯没有明显变化,但试验组的血总胆固醇明显降低,而试验组没有明显变化。B超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脂肪肝好转率48.28%,而对照组仅8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临床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法(PCR-SSP)检测4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及267例自限性感染者基因组DNA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3个多态位点-592、-819、-1082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10-1082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频率明显高于自限性感染者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组(A:χ2=37.72,P=0.000;χ2=45.23,P=0.000;AA:χ2=20.53,P=0.000;χ2=19.14,P=0.000).IL-10-819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频率也高于自限性感染者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组(T:χ2=10.5,P<0.001;χ2=17.38,P<0.001;TT:χ2=8.76,P=0.003;χ2=5.656,P=0.017).IL-10-592C/A等位基因频率和AA/CC/AC基因型在三组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感染后临床发展过程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纯化的层粘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5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抗层粘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建立了检测血清中层粘蛋白的简便,快速和稳定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其的检测技术,检查了急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层粘蛋白含量,表明除慢迁肝外,各型肝炎及肝硬化病人血清层粘蛋白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病人血清中层粘蛋白升高与肝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D 氨基半乳糖(D -Gal)诱导的急性肝坏死模型小鼠的肝组织学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急性肝坏死模型,将50 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 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模型对照组(B)及不同给药剂量的实验组(C、D、E),B组予以腹腔注射D -Gal+TNF -α,实验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与B组等量的D Gal+TNF α及rhGH(给药剂量C组相似文献   
9.
乙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板层素含量检测吉中和,谢贤春现有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引起肝纤维化,并能发展成肝硬化,但其诊断仍需作肝穿刺,依据病理组织学方法,可是在临床工作中实施起来非常困难。为此,我们建立了血清...  相似文献   
10.
当飞利肝宁治疗实验性脂肪肝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飞利肝宁胶囊是以当药Swertiachinensis(BGE)Franch的提取物和水飞蓟素(silymarin)配伍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之功效。临床曾广泛用于各型肝炎的治疗[1,2 ] 。有研究表明,其部分成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降脂作用[3 ] 。为此,我们就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实验性高血脂症合并脂肪肝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药物与试剂 当飞利肝宁胶囊(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 1 0 3 2 1 ) ;力平之(法国利博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