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对1个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进行ectodysplasin A(EDA)基因序列分析,为家系成员提供准确病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方法 抽取家系中先证者及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常规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技术分析EDA基因编码区序列;选择103名无血缘关系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在先证者及另1例男性患者的EDA基因第7外显子区域检出c.822G>T突变,导致第274位的色氨酸变成了半胱氨酸(p.W274C),该突变位点未见文献报道.家系中的5名女性成员中检出c.822G>T杂合突变,正常男性成员及103名正常对照均不存在此突变.结论 EDA基因c.822 G>T突变为导致该家系成员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估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在染色体相互平衡易位和罗氏易位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卵裂期胚胎活检单个卵裂球,用于全基因组扩增后,利用aCGH技术进行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检测,选择染色体平衡的胚胎移植,随访跟踪临床结局。结果:90例临床PGD取卵周期中,相互平衡易位58例,罗氏易位32例,共活检卵裂期胚胎528枚,明确诊断518枚(98.1%),总体单胚胎移植临床持续妊娠率46.8%。其中,相互平衡易位新鲜周期移植持续妊娠率38.7%,冷冻周期持续妊娠率45.0%;罗氏易位冷冻周期持续妊娠率61.5%。结论:aCGH技术在染色体易位PGD中应用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伴有性染色体异常不孕夫妇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结局,探讨夫妻双方之一性染色体异常导致胚胎性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以及PGT在相关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伴有性染色体异常同时行PGT治疗的夫妇的胚胎染色体检测结果以及胚胎移植结局。PGT策略采用囊胚期活检,活检材料经过全基因组扩增后,采用全基因组低深度测序分析染色体拷贝数改变。在复苏周期中,统计可移植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在性染色体异常的23对夫妇(其中包括47,XYY及其嵌合体6例、47,XXY及其嵌合体2例、47,XXX 4例、45,X嵌合体8例、女性X染色体节段性缺失3例)的24个促排卵周期中,共获得可检测囊胚77枚,明确诊断76枚(98.70%),其中40枚(52.63%)为整倍体可移植胚胎,13枚(17.10%)非整倍体嵌合体胚胎,23枚(30.26%)为非整倍体不可移植胚胎。在3例X染色体节段性缺失患者中所有异常胚胎均为X染色体节段性缺失,而其他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患者中共发现3枚(3.95%)性染色体嵌合体非整倍体胚胎。在18个复苏移植周期中,共获得9例(50.00%)健康活产。结论:性染色体数目非整倍体异常夫妇的胚胎性染色体异常风险较低,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过程中PGT并不是必需的治疗方案;而性染色体节段性非整倍体夫妇胚胎性染色体异常风险较高,结合卵巢功能情况以及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酌情考虑PGT,降低后代性染色体异常风险。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先证者(Ⅲ:4)男,30岁,因“虹膜缺如”就诊。患者自出生后即发现双眼虹膜部分缺失,5~6岁发现伴发白内障,双眼球震颤,视力进行性减退,现双眼裸眼视力0.1。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先证者(Ⅳ:3)男,6岁,汉族,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产程顺利。患儿2岁后出现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走路不稳,语言功能低下等症状,且渐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周期中首次活检诊断不明再行第2次活检的临床价值,及其对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2 199个PGT周期中75个PGT周期的107枚胚胎首次活检遗传学诊断不明后,再行第2次活检检测后的临床结局。结果: 在75个周期中,共有107枚胚胎活检后首次遗传学诊断不明,其中96枚胚胎申请重新复苏活检,86枚胚胎第2次检测成功。基于高通量测序检测平台分析,获得可移植胚胎46枚(39枚整倍体胚胎,7枚嵌合体胚胎)。在27个复苏周期中,24枚囊胚存活并进入移植周期,二次活检的复苏存活率为88.89%(24/27),临床妊娠率为50%(12/24),活产率45.8%(11/24),1例早期流产。结论: 对第1次活检遗传学诊断不明且无其他可移植胚胎的患者,第2次活检检测是可行的,并可获得一定的可移植胚胎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因复发性流产(RSA)行胚胎植入前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 for aneuploidies,PGT-A)包括9号染色体倒位[inv(9)]携带者及非inv(9)携带者胚胎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探讨inv(9)携带对于胚胎染色体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8年6月我中心就诊的因RSA行PGT-A的165对夫妇。夫妇双方至少有一位染色体核型为inv(9)的30对夫妇作为A组,染色体核型正常的135对夫妇作为B组;比较A组、B组胚胎检测结果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一次取卵周期中,A组总移植周期为34周期,每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为76.9%,流产率为25.0%;B组总移植周期为125周期,每取卵累积妊娠率为74.0%,流产率为16.9%;两组间妊娠率及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胚胎种植率显著低于B组(41.7%vs.61.4%)(P0.05)。A组检测胚胎数209枚,胚胎染色体异常率为62.2%,但异常染色体均非9号染色体;B组活检胚胎数532枚,胚胎染色体异常率51.5%,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inv(9)有增加其它染色体异常的趋势且可能影响胚胎种植,导致RSA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