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结核“树芽征”的CT影像特点。方法 对216例肺结核行螺旋CT检查,对各种类型肺结核病“树芽征”的形态、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涂阳肺结核和空洞性肺结核的树芽征出现率分别为84.5%和92.3%,结核球的树芽征出现率为18.2%。空洞性肺结核树芽征分布:跨叶分布的频率占66.7%,对侧累积率为52.6%。结论 树芽征是肺结核经气道播散的特征影像,在不同结核病理阶段可表现不同形态和分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PPD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 在结核病集团感染评价中的价值,探索控制集团感染的最佳策略。 方法 在一起结核病暴发事件中,将513名接触者按照暴露程度分为6级,由高到低(1级至6级)接触者数量依次为:47、81、110、90、122和63名,对接触者进行PPD与IGRA联合检测。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不同Mtb感染判断标准(PPD≥10 mm、PPD≥15 mm、PPD阳转及IGRA阳性)与暴露等级的相关性;在删除40例行预防性治疗的接触者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续发(共19例续发患者)的高风险因子;比较不同暴露等级、不同感染判断标准的发病率,同时评价各种感染控制方案的优劣。 结果 PPD≥10 mm、PPD≥15 mm、PPD阳转和IGRA阳性结果与暴露等级(6级)均密切相关,P<0.05,OR值分别为1.78(95%CI:1.14~2.78)、1.01(95%CI:0.69~1.47)和2.84(95%CI:2.01~4.01);IGRA阳性 (P=0.03,OR=3.63)与暴露程度 (P=0.00,OR=2.77)是患者续发的高风险因子。高密切接触等级(L1~L2)、中密切接触等级(L3~L4)和低密切接触等级(L5~L6)的续发率分别为13.3%(13/98)、3.2%(6/190)和0.0%(0/185)。高密切接触等级的续发病率显著高于低暴露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85,P<0.05。IGRA阳性组发病率为8.3%(15/180),显著高于IGRA阴性组的1.4%(4/293),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4,P<0.05;对于高暴露等级(1级)无论PPD及IGRA结果如何,全部进行化学预防,对其他等级均依据IGRA阳性作为预防性治疗对象,其发病预测的敏感度为94.7%(18/19),特异度为46.1%(124/269),阳性似然比为1.8,阴性似然比为0.1,符合最佳效益原则。 结论 IGRA在结核感染诊断和发病预测等价值方面优于PPD;暴露程度和IGRA阳性是制定集团感染控制策略的重要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1993~2000年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率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4种药物进行耐药测定。结果 初始耐药率由1993~1994的34.6%下降至1999~2000年的18.2%,链霉素和异烟肼的初始耐药频率由1993~1994年的22.6%、13.2%下降至1999~2000年的13.4%、7.8%;复治耐药率由1993~1994年的52.1%下降至1999~2000年的35.7%。MDR的总耐药率1993~1994年为9.5%,1999~2000年的7.6%。结论 大连市开展世行贷款项目以来初始及复治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但MDR的总耐药率未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实施世行贷款项目以来耐药结核病流行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1993-2000年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率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4种药物进行耐药测定。结果 初始耐药率由1993-1994的34.6%下降至1999-2000年的18.2%,链霉素和异烟肼的初始耐药频率由1993-1994年的22.6%、13.2%下降至1999-2000年的13.4%、7.8%;复治耐药率由1993-1994年的52.1%下降至1999-2000年的35.7%。MDR的总耐药率1993-1994年为9.5%,1999-2000年的7.6%。结论 大连市开展世行贷款项目以来初始及复治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但MDR的总耐药率未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李洁  谌杰  赵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0):1518-1519
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社会的老龄化 ,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在 1 995年全国糖尿病普查时 ,糖尿病的患病率已上升到 2 .5%。糖尿病患者患肺结核的机会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2~ 4倍 ,估计糖尿病肺结核发病率在 1 0 %左右 ,所以肺结核发病率上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 [1 ] 。我们对大连市糖尿病涂阳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分析资料来源于市结防登记中心 ,研究对象为 1 995~2 0 0 0年大连市内四区新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 ,共计 1 479例 ,其中糖尿病新发涂阳肺…  相似文献   
6.
树芽征在CT影像诊断肺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结核“树芽征”的CT影像特点。方法对216例肺结核行螺旋CT检查,对各种类型肺结核病“树芽征”的形态、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涂阳肺结核和空洞性肺结核的树芽征出现率分别为84.5%和92.3%,结核球的树芽征出现率为18.2%。空洞性肺结核树芽征分布:跨叶分布的频率占66.7%,对侧累积率为52.6%。结论树芽征是肺结核经气道播散的特征影像,在不同结核病理阶段可表现不同形态和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D-Dimer,D-D)、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诊断中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一组,单纯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观察二组,单纯肺部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三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受试者血清中BNP、D-D、PCT和IL-10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和观察三组患者BNP、D-D、PCT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患者BNP、D-D、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二组和观察三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二组和观察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NP、D-D、PCT和IL-10各项单独检出阳性率相比,四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独检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诊断患者血液中BNP、D-D、PCT和IL-10水平呈异常状态;且BNP、D-D、PCT和IL-10联合检测及实时监测对于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年肺结核治疗2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02~2000-02收治老年结核病256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近期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8例CT影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肺部 CT表现较复杂 ,具有病灶广泛、不典型特点 ,需和感染性疾病相鉴别。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并结核的 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发现其特点 ,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78例 ,其中 72例为菌阳肺结核 ,6例为临床证实的菌阴肺结核。年龄及性别分布 :18~ 35岁组占 5 .6 % ,35~ 5 5岁组占 75 % ;5 5岁以上组占 19.4%。男∶女 =3.1∶ 1, 型糖尿病 3例 , 型糖尿病 75例。每例均行螺旋 CT检查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 ,分别记录其病灶范围、部位、性质及有无空洞等。2 结果2 .1 病灶分布 病灶呈双肺分布 40例占 5 1.3% ,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356例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167例)和对照组(〈60岁,189例),入选对象接受"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观察表"调查。结果:临床症状发生频次比较中,老年组的胸部症状频次、消化道症状频次和症状频次合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合并症与并发症表现比较中,老年组的胸部合并症和并发症频次、胸外合并症和并发症频次、胸部合并症与并发症患病例数、胸外合并症与并发症患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影像学表现比较中,老年组弥漫性浓密阴影、干酪空洞和陈旧性硬结钙化病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者中散在斑片状阴影和纤维空洞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大连地区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与中、青年患者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