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细胞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一种恶性肿瘤,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清楚。而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届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而肿瘤标记物在这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尽管AFP检测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要求,所以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的肿瘤标记物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文就目前临床上正应用的和近年来新发现的肿瘤标记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 0和CD80表达与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离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DC ,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两组DC的功能。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CD4 0和CD80的表达较健康人低 ,刺激同种异种T细胞增殖反应也较健康人低。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可通过抑制患者DC表面CD4 0、CD80等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 ,从而使其抗原呈递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内MIF和人巨噬细胞标记抗原CD68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和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轻度组仅有少量MIF和CD68表达。随着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程度的加重,MIF、CD68的表达逐渐增强,重度病变时,MIF、CD68的表达最强,且MIF表达水平与CD68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 肾组织内MIF表达上调所导致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加可能是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Caspase-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aspase-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79例术前无放、化疗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Caspase-3检测,并结合临床指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中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53.16%(42/79)和75.95%(60/79),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aspase-3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血清CEA水平、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而与组织分级相关,高、中分化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P<0.05).Caspase-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40.48%、47.62%,P=-0.651 2).结论:结肠癌中有Caspase-3的高表达,其表达与组织分级相关,提示Caspase-3在结肠癌的凋亡、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95例SARS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红细胞及血小板 ,对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者给予rhG -CSF治疗 ,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35例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的患者给予rhG -CSF治疗后 ,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增加 ,肺部炎症反应并未加重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3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住院和随访期间无继发细菌、真菌、结核菌或二重感染。结论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者应用rhG -CSF治疗 ,可显著改善外周血象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对预防继发感染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最有效的caspases抑制剂,它可直接抑制caspases并可多途径调节细胞凋亡,因而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种肿瘤细胞中XIAP呈高表达,抑制XIAP基因表达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生长。本研究应用近年来开展的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设计并合成针对XIAP编码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于胰腺癌细胞BxPC-3中,观察siRNA能否产生肿瘤细胞内源性XIAP表达的转录后沉默,为胰腺癌基因沉寂疗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原发性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疾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仅占1%~4%,但确诊小肠疾病却比较困难。我们通过对309例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以期对小肠疾病的症状、病因构成及目前所采用的诊断方法作一探讨,从而提高对小肠疾病的认识,降低其漏诊率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患者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均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对肾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联合凯时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丹参川芎嗪和凯时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凯时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凯时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质修复作为多发性骨髓瘤 (MM )疗效主要标准的价值。方法 :统计经M2 方案治疗 2个疗程以上的MM 2 2例。治疗前后均有骨骼X线片对照 ,评价治疗后骨骼病变转归、部分实验室资料及生活自理程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自理程度、主要实验室指标均明显改善 ,但骨骼病变好转率仅 10 % ,生活自理程度的改善与骨骼病变改善无相关性 (rs=0 0 0 ,P =1 0 )。结论 :结合我们及其他作者的研究。MM治疗后溶骨损害修复率低 ,与病情恢复不平行 ,作为疗效判别主要指标的价值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