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查明重症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病例发生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出血热,降低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广州市越秀区对2011年12月9日报告的1例重症出血热死亡病例按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 278-2008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结果患者周围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G阳性率为5.66%,居住地鼠密度3.00%。结论应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使灭鼠工作长期化、制度化,消除鼠传疾病发生的潜在场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州市越秀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获得的越秀区手足口病病例资料。结果广州市越秀区2008-2009年共发生手足口病1331例,2008年发病率为3.96/万,2009年发病率为7.50/万,2009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χ2=125.7,P〈0.001)。男女比为1.61:1,2~4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4-6月为发病高峰,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发病率较高,流行期间易在托幼机构中引起暴发。2008年及2009年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为61例和120例,分别占总报告例数的12.71%和13.78%,其中2008年EV71占优势,2009年则是CoxA16占优势。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年龄和时间差异,掌握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广州市越秀区近几年梅毒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06~2010年越秀区梅毒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累计报告梅毒3 908例,年均发病率为67.31/10万;合计死亡3例,病死率为0.08%。3 908例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占12.36%,二期梅毒占12.56%,三期梅毒占2.71%,胎传梅毒占1.87%,隐性梅毒占70.50%。2006~2010年梅毒发病率分别为52.31/10万、60.67/10万、76.04/10万、74.01/10万、73.30/10万。2006~2010年梅毒年均发病率,较高的为城中村的矿泉街道(131.24/10万)、北京街道(107.50/10万)和登峰街道(102.90/10万);男性为71.09/10万,女性为62.63/10万;最高的为25~34岁(115.55/10万)、≥65岁(112.78/10万)。3 908例病人中,离(退)休人员占18.24%,家务待业者占15.35%,商业服务人员占12.38%,工人占9.11%,农民占0.84%,干部职员占6.06%,其他人员占20.93%,不详占10.02%。[结论]广州市越秀区梅毒疫情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1月31日至3月9日,广州某大学附属医院共有93名医护人员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为进一步探讨SARA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特点及防制措施,为预防控制SARS院内感染提供依据,现将这次SARS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6~24岁人群(简称学龄人群)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学龄人群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累计报告学龄人群法定传染病6 760例,年均发病率为591.75/10万,死亡3例,平均病死率为0.04%,各年发病率分别为684.06/10万、404.96/10万、398.82/10万、960.33/10万、517.44/10万。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691.01,女性为487.43;6~9岁为1 220.40,10~14岁为669.26,15~19岁为344.14,20~24岁为450.62;流感为140.67,流行性腮腺炎为96.82,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75.63,肺结核为63.1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39.39,病毒性肝炎为22.67,梅毒为22.06,淋病为21.62,麻疹为8.93,痢疾为4.73,风疹为4.29,猩红热为2.80,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为2.10,登革热为1.66,伤寒和副伤寒为1.49,流行性出血热为0.26,乙脑为0.09,手足口病为36.35(2008~...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6~24岁人群(简称学龄人群)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学龄人群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累计报告学龄人群法定传染病6760例,年均发病率为591.75/10万,死亡3例,平均病死率为0.04%,各年发病率分别为684.06/10万、404,96/10万、398.82/10万、960.33/10万、517.44/10万。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691.01,女性为487.43;6~9岁为1220.40,10~14岁为669.26,15~19岁为344.14,20~24岁为450.62;流感为140.67,流行性腮腺炎为96.82,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75.63,肺结核为63.1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39.39,病毒性肝炎为22.67,梅毒为22.06,淋病为21.62,麻疹为8.93,痢疾为4.73,风疹为4.29,猩红热为2.80,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为2.10,登革热为1.66,伤寒和副伤寒为1.49,流行性出血热为0.26,乙脑为0.09,手足口病为36.35(2008-2010年),甲型H1NI流感为158.07(2009~2010年)。[结论]2006-2010年学龄人群传染病发病率,甲型HINI流感和流感较高。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在我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其发病率增加明显,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1],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笔者2007-01~2011-01运用自拟化浊理肝汤治疗脂肪肝  相似文献   
8.
9.
倪京丽  罗晓风 《中国药业》2012,21(10):75-75
目的 观察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七叶神安分散片2片/次、每日3次治疗,对照组睡前半小时口服舒乐安定片2 ~3mg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67%(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原发性失眠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被动物咬伤到犬伤门诊就诊的流行病学因素,为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动物咬伤病例的性别、年龄、伤口部位、伤口数目、受伤程度、暴露分级、伤人动物情况、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越秀区犬伤门诊共接诊22349例,女性占55.19%,其中15~44岁年龄组被咬伤人数最多,占54.01%,伤口部位上肢占53.23%,受伤程度浅表占82.25%,暴露分级中Ⅲ级占61.29%,伤人动物中宠物犬占36.97%,早期伤口自行处理率仅29.61%,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20143例,占90.13%,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4.77%。结论必须加强对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犬类管理,在被动物致伤后应及时清洗伤口,并及时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