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与胆囊结石的关系一直为临床所争论。临床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高,机理可能与血中胰岛素升高,胆囊排空障碍及脂代谢紊乱有关。近年资料表明对糖尿病伴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的处理不主张行传统的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中国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巢式PCR和免疫酶联吸附测定技术对160例冠心病患者和164名非冠心病对照进行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的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K等位基因频率、ICAM1血浆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P<0·05);含K等位基因的个体ICAM1血浆水平(344.34±128.59μg/L)高于不含K等位基因的个体(303·54±108·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且其患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升高(P=0.006,OR=2·158,95%CI:1.250~3.727);K等位基因与吸烟在影响冠心病发生危险性方面有协同作用。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其中K等位基因有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山东章丘农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关键。一些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遗传、超重、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重点对血压的控制,能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为了解山东章丘农村人群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水平,为山东地区的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提供依据,于2002年在山东章丘进行了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对预防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研究。方法 对155例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三年的培哚普利及安慰剂的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观察三年的治疗组及安慰剂组的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在研究结束时给予连续3日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结果 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组3日动态血压监测示血压控制满意,三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85%和2.74%)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7.10%和9.21%)。结论 培哚普利降压有效、平稳、持久,持续降压治疗对预防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化因子Ⅶ(FⅦa)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候选基因及病例对照的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进行FⅦ基因MspI多态性分析并确定基因型,同时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rSTF2219)测定血浆FⅦa水平。结果①与高血压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浆FⅦa水平显著增高(278±059对253±062μg/L,P<005);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53±062对241±061μ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Ⅶa水平增高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OR1134,P<005)。②FⅦ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各组血浆FⅦa水平均与FⅦ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M1M1纯合子血浆FⅦa水平显著高于M2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结论血浆FⅦa水平增高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FⅦa水平受其基因MspI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在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以及该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了148例健康人和1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β-Fg-455G/A基因多态性,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β-Fg-455G/A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患病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在两组内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者.A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0.171)略高于正常对照组(0.152),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Fg-455G/A基因多态可能不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群体质特点与脉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8 371名成年人,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3组,研究各项体质指标与脉压的关系.结果:男女两性脉压大多随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四分位数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尤以女性为明显.性别在青年人群为一明显影响因素,而在中老年人群其与脉压相关性不明显.每周参加锻炼次数在老年组与脉压呈负相关.结论:防治超重及中心型肥胖有助于降低脉压,尤其对女性和中青年人群,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脉压及心脑血管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8.
探讨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及其基因Msp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采用侯选基因及病例—对照的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对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凝血因子Ⅶ基因MspI多态性分析并确定基因型 ,同时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测定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结果发现 ,与高血压组比较 ,脑梗死组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显著增高 (2 .78± 0 .5 9比2 .5 3± 0 .6 2 μg L ,P <0 .0 5 ) ;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 .5 3± 0 .6 2比 2 .4 1± 0 .6 1μg L ,P >0 .0 5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增高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OR =1.134,P <0 .0 5 ) ;凝血因子Ⅶ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各组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均与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 ,M1 M1 纯合子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显著高于M2 等位基因携带者 (P <0 .0 5 )。以上提示 ,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水平增高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并受其基因MspI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动态血压周节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人体血压一周动态节律(周节律)的存在及其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 对33例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一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另外对7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统计。结果 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一周波动多呈现双峰双谷型,模式为周一为第一个高峰,周四或周五血压为第二个高峰,周日为最低值,高血压病患者周节律更为明显,血压一周节律性波动与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基本一致。结论 人体动态血压存在周节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一周发病时间规律与血压周节律密切相关,血压高峰日的发现对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不同工种成人的体质状况。 [方法 ] 2 0 0 0年在山东省 3市的 1 4个区 (县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选择农民、工人和脑力劳动者合计 72 0 0人 ,分为甲组 (2 0~ 39岁 )和乙组 (40~ 59岁 ) ,测定并比较各种形态指标与肺活量。 [结果 ]甲组身高、肺活量脑力劳动者 >工人 >农民 ,体重、臀围 ,脑力劳动者 >农民、工人 ,腰臀比农民 >工人、脑力劳动者 ,肺活量 /体重农民 <工人、脑力劳动者 ;乙组身高、肺活量脑力劳动者 >工人 >农民 ,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体质指数农民 <工人、脑力劳动者。 [结论 ]不同工种成人的形态指标与肺活量有所不同 ,应采取措施减少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