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前病变近癌的癌变危险度和细胞学整体疗效。方法 以细胞学诊断的 172例近癌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口服中药增生平 ,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服药 3 8个月做细胞学复查。疗效统计采用Ridit分析和RR。结果 RR =0 76,95 %CI=(0 2 4~ 2 44 )。Ridit=0 5 ,95 %CI =(0 3 7~ 0 62 )。结论 细胞学诊断的近癌RR高 ,单纯药物阻断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自1983年起,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河顺乡和安阳县磊口乡,进行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研究。通过食管细胞学普查,检出食管上皮重增患者2531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服用抗癌乙片、维胺酯和安慰剂。检出轻增3393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核黄素和安慰剂。三年和五年内患者的服药率在90%以上。服药三年和五年后,进行了食管细胞学复查。结果证明,抗癌乙片和维胺酯在三至五年内,使重增的癌变率下降了50%左右。食管癌前病变的药物阻断性治疗是一条有希望的食管癌预防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模型用本组发现的615小鼠自发乳癌作瘤原,用本组饲养之同原雌鼠作宿主,连续皮下移植传代,目前已到28代。原发乳癌1986年12月发生在本组14月龄经产雌鼠右侧第五乳腺处。移植第三代即出现自发肺转移。肺转移比数,4代为3/4:11代为30/40。原发乳癌病理形态为乳头状腺癌。属Dunn,(1958)分型之B型。肺脏转移灶通常保持原发癌之形态特征。广泛肺转移时,肺组织大部分为转移结节所占据。  相似文献   
4.
我室用甲基苄基亚硝胺灌喂近交系615小鼠而诱发建成的可移植性小鼠前胃癌(FC),经过几年的连续传代后,已发生了自发性血道转移。为了研究癌细胞转移机制的需要,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小鼠前胃癌的体外培养和建系工作,经过传代培养,目前已达132代,并对其细胞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现简要报道如下: MFC细胞系是用小鼠前胃癌小块培养法培养成功的,培养液为RPMI1640。MFC细胞贴壁生长,但失去接触抑制,常形成多层的细胞团。细胞形态呈多形性,为园形、椭园形、多角形等上皮样细胞,大小不一,核/质比例大,核园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电镜下,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的一侧常伸出大量的丝状伪  相似文献   
5.
抗癌乙片对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的预防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病因学预防或称一级预防;另一是发病学预防或称二级预防。利用药物预防肿瘤称为肿瘤的化学预防,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方法。食管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年死亡率居全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我们过去对食管癌十多年全面系统的研究证明,食管癌的发生与  相似文献   
6.
食管上皮癌变过程的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TSGF(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变化,验证TSGF对早期食管癌的检测能力。方法:双盲测定食管上皮癌变不同阶段人群TSGF水平;实验数据使用SAS软件拟合(GLM)过程,用最小显著差法进行分析。结果:食管上皮病变组(食管上皮重度增生、原位癌及中、晚期癌)的TSGF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在癌变过程中,TSGF水平逐渐增高,至癌前病变达到最高值;当癌前病变发  相似文献   
7.
小鼠子宫颈癌27号(U27)是我室用含20 甲基胆蒽的线穿过新鲜摘除的幼鼠子宫颈组织,埋藏于小鼠皮下诱发成功而建立的一株可移植性动物实体瘤。近年又将其筛选成一株自发转移率高,且具有淋巴道与肺部双向转移特性的肿瘤转移模型。从1982年开始了U27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建系工作。经两年多的传代培养已达100余代,定名为MUCC。该系细胞在培养瓶中多呈圆形,大小不等、单核或多核,贴壁生长,也可重叠生长或悬浮于培养液中生长。扫描电镜观察,见细胞表面有丰富微绒毛及丝状伪足,有时见叶状伪足与泡状突起。透射电镜见细胞核/质比比例大,核形不规则,多聚核糖体丰富,内质网扩张,线  相似文献   
8.
应用具有自发淋巴道和血道双途径转移的小鼠可移植性宫颈癌瘤株27号(U27)。于小鼠右肋部进行皮下移植。结果表现,移植瘤细胞越多,肿瘤发生率越高,肿瘤生长速度也更快,反之亦然。看来肿瘤转移发生率的高低与移植瘤细胞数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带瘤动物存活时间的长短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肿瘤转移的机理和预防以及阻断转移的方法,首先需要建立肿瘤转移的实验动物模型。理想的肿瘤转移模型最重要的条件是转移发生率高而且稳定。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株可移植的淋巴道转移模型,国外虽然有一些,但转移率不高。至于可移植性肿瘤自发淋巴道合并血道同时有双向转移的瘤株,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一株我室自己建立的小鼠可移植性瘤株子宫颈癌27号自发转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危人群年龄的界定.方法以16763例40~65岁村民细胞学普查结果和癌前病变人群3年自然变率为样本,根据细胞学五级六类诊断标准特点,普查结果采用H检验.癌前病变人群的自然癌变统计,以40~65岁普查诊断的正常人群为参照采用RR分析.结果 H检验除<45岁与45~49岁年龄组比较P>0.05以外,其它各组比较均P<0.05.在45岁~,50岁~和60岁~三个年龄组中,癌前病变的RR分别为3.97,8.93和13.57.P<0.05.结论食管癌高危人群年龄界定在45岁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