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酸钙陶瓷植入体内后其表面类骨磷灰石层的形成是诱导成骨的先决条件。本实验在模拟体液 (Simu-lated body fluid,SBF)以人体骨骼肌组织的正常生理流率 (2 ml/ 10 0 m l· min)下 ,研究在动态 SBF中致密磷酸钙陶瓷表面形貌对类骨磷灰石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生理流速条件下 ,材料的粗糙表面有利于类骨磷灰石层的形成 ,加大 SBF中 Ca2 +、HPO4 2 -离子浓度 ,类骨磷灰石层的形成速度加快。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材料的几何形貌对类骨磷灰石形成的影响 ,加深了对磷酸钙陶瓷在体内诱导成骨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mPEG表面修饰的PLGA嵌段共聚物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室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同LA/GA比例的mPEG修饰PLGA(PELGA,含15%mPEG),为了评价它们的血液相容性,我们以硅化玻璃试管为阴性对照,未硅化的试管为阳性对照,参照国际标准(ISO1099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法进行了体外评价实验。试验包括溶血率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凝血时间实验,血浆复钙时间实验和凝血酶原时间实验等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材料制成的纳米粒有望应用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3.
PELGE纳米粒的制备及影响粒径大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开环共聚方法合成三嵌段共聚物(PEG—PLGA—PEG,简称PELGE)。采用超声乳化一溶剂蒸发法(O/W)制备PELGE纳米粒。方法对可能影响纳米粒粒径大小的因素,如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聚合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做了较详细的考察。结果其优选方案为:高分子载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0mg/ml,有机溶剂为丙酮/二氯甲烷(体积比为2/3/a)的混合溶剂,F68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g/L,油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8。结论制备的纳米粒大小均匀,呈规整球形,粒径分布范围为60~100nm。  相似文献   
4.
聚醚氨酯共价键合肝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用共价键合方式将肝素固定在不带侧链官能团的聚醚氨酯(PEU)表面的方法。通过测定PEU表面氨基浓度确定了合适的活化条件,通过材料表面肝素含量、再钙化时间测定,证明所使用的聚醚氨酯共价键合肝素的方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是一种肝细胞特异性表达的膜表面蛋白,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带有半乳糖残基的糖蛋白。乳糖酸含有半乳糖基团,可以作为靶向肝癌的特异性配基。该研究旨在探讨乳糖酸修饰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聚赖氨酸[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b-poly(D,L-lactide-co-glycolide)-b-poly(L-lysine)(mPEG-PLGA-PLL)纳米粒,mPEG-PLGA-PLL-GAL NPs)]对肝癌Huh7靶向效果,为构建新型的靶向肝癌的纳米递送系统提供实验数据。方法:MTT法确定Huh7细胞摄取mPEG-PLGA-PLL NPs与mPEG-PLGA-PLL-GAL NPs适当的浓度;通过激光共聚焦和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Huh7对罗丹明B标记的mPEG-PLGA-PLL NPs和mPEG-PLGA-PLL-GAL NPs的摄取;并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定量研究Huh7细胞对两者的摄取差别;尾静脉注射荷Huh7瘤裸鼠研究两者体内分布情况。结果:mPEG-PLGA-PLL NPs与mPEG-PLGA-PLL-GAL NPs的浓度在0.2 mg/mL时细胞存活率较高且对Huh7细胞的毒性较小。激光共聚焦断层扫描显示Huh7细胞可以较好地摄取mPEG-PLGA-PLL-GAL NPs,同时流式细胞仪定量显示mPEG-PLGA-PLL-GAL NPs在Huh7细胞的分布较mPEG-PLGA-PLL NPs高40%(P<0.05)。mPEG-PLGA-PLL NPs与mPEG-PLGA-PLL-GAL NPs在移植瘤中的分布明显多于其他脏器,并且随时间的延长mPEG-PLGA-PLL-GAL NPs体现了更好的靶向效果。结论:体外与体内实验证明乳糖酸修饰的mPEG-PLGA-PLL NPs对肝癌细胞Huh7有很好的靶向效果,可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较好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较早的研究认为,癌症患者不适宜进行体力活动,并且由于相关治疗后的一些遗留效应,患者的体力常不足以完成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复配食用荫提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以果蝇生存试验比较不同浓度全复配食用菌提物对果蝇生存期的影响;以果蝇及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比较不同浓度全复配食用菌提物的抗氧化功能.结果 全复配食用菌提物可延长果蝇的生存时间,降低果蝇及小鼠的MDA含量,增强SOD活性.结论 全复配食用菌提物具有抗衰老功能,提高机体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水平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mPEG-PLGA-mPEG系列纳米粒的毒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丙交酯/乙交酯/聚乙二醇(LA/GA/PEG)共聚物(mPEG-PLGA-mPEG)系列材料所制备的空白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并考察毒性与材料结构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与空白纳米粒培养48 h后的正常人肝细胞Chang的细胞存活率,采用Origin软件分析mPEG-PLGA-mPEG材料中的PEG分子量,并考察PEG的含量和LA/GA比例对毒性的交互作用.结果 PEG的分子量和含量对纳米粒的毒性影响较明显,LA/GA比例对其影响较小.结论 控制合成mPEG-PLGA-mPEG的材料中所使用PEG的分子量和含量,可降低mPEG-PLGA-mPEG所制备纳米粒的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载蟾毒灵Pluronic-PEI纳米微囊通过抑制miR-497介导的IGF1-R-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及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利用慢病毒miR-497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观察载蟾毒灵Pluronic-PEI纳米微囊对Lovo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miR-497介导的IGF1-R-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调控作用。建立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8周后处死动物,观测对成瘤的影响。  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载蟾毒灵的纳米微囊对过表达miR-497的Lovo细胞的抑制率最显著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使其凋亡率从(28.93±0.24)%提高至(75.20±0.29)%,明显高于相同浓度作用的Lovo细胞和Lovo NC细胞(P<0.01);划痕实验中过表达miR-497的Lovo细胞的迁移率从(0.083±0.019)(25 nmol/L)降低到(-0.242±0.035)(400 nmol/L), 呈剂量依赖性;②Transwell结果提示载蟾毒灵纳米微囊在25 nmol/L就能够显著抑制过表达miR-497的Lovo细胞的侵袭作用;③免疫印迹分析提示载蟾毒灵的纳米微囊和LY 294002作用Lovo NC细胞和过表达miR-497的Lovo细胞,两种细胞的p-Akt Ser 473和p-Akt Thr 308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pan-Akt变化不明显。④体内实验显示载蟾毒灵纳米微囊抑制瘤体转移优于蟾毒灵组。  结论:载蟾毒灵Pluronic-PEI纳米微囊可以通过抑制miR-497介导的 IGF1-R-PI3K-Akt信号通路,在体外、体内都可发挥抗结肠癌侵袭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接枝壳聚糖(CS)为载体制备载小干扰RNA (siRNA)的纳米粒,并用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anti-HER2)进行表面修饰.扫描电镜观察到所得纳米粒的形态为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60±2.4)nm,平均ζ电位(23.5+1.7)mV,包封率为(64.2±1.6)%.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制品在初始12 h内(突释阶段)的累积释放率为14%~18%,144 h时累积释放率约70%.体外细胞试验表明,表面经anti-HER2修饰的纳米粒对SKBR-3乳腺癌细胞无明显毒性,提示其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安全性较高、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