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段会仙  曹晶茗 《医学综述》2009,15(2):290-29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系统性的炎症疾病。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较其导致的血管狭窄程度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对易损斑块特点认识与研究,早期检出和评价易损斑块,对心血管事件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几种影像学评价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FKN浓度预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2015年7月至12月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或治疗的患者89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或血管严重病变患者43例(B组);冠脉血管单支轻度病变患者26例(B1组);冠脉造影正常,排除冠心病患者20例(N组),共计89例.分别收集各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ELISA法测定FKN浓度.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FKN浓度B组>B1组>N组,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FKN浓度与c Tn T及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FKN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84,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界值为1.996 ng/mL.结论 研究发现血浆FKN浓度随冠脉病变程度逐渐升高.血浆FKN浓度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与c Tn T相似,能为冠心病患者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1(CEACAM1)与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IGT患者8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IGT组44例和IGT+CAS组3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NGT组),比较三组临床指标(TG、TC、LDL-C等),分析血清CEACAM1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年龄、性别、BMI、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和IGT+CAS组TG、TC、LDL-C、FBG、HbA1c、FINS、HOMA-IR、hs-CRP、IL-6、TNF-α均高于NGT组,HDL-C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CAS组TG、TC、LDL-C、FBG、FINS、HOMA-IR、IL-6、TNF-α高于IGT组,HbA1c、HDL-C低于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CAS组、IGT组CEACAM1水平低于NGT组,IGT+CAS组CEACAM1水平低于IGT组,IGT组CEACAM1水平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GT患者血清CEACAM1与TC、LDL-C、FBG、HbA1c、FINS、HOMA-IR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BMI、SBP、DBP、TG、hs-CRP、IL-6、TNF-α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TC、HDL-C和HbA1c是血清CEACAM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EACAM1可能与IGT的发生发展有关;CEACAM1水平降低,可能是IGT患者CAS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reβ1-HDL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相关性。  方法  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或治疗的90例患者,顺序入组,其中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冠心病单支病变15例,冠心病多支病变55例),冠脉正常患者20例。收集各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ELISA法测定血preβ1-HDL浓度。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不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患者中血preβ1-H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reβ1-HDL浓度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 < 0.000),相关性为(r = 0.782)。Preβ1-HDL浓度与cTnT呈正相关(P < 0.000),相关性为(r = 0.421)。血Preβ1-HD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3,诊断界值为3.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4.7%。  结论  初步发现血Preβ1-HDL浓度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尿β痕迹蛋白 (βTP) 浓度预测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内科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或治疗的88例患者, 发生CIN患者为CIN组 (7例) ;未发生CIN患者为非CIN组 (81例) , 共88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尿β痕迹蛋白浓度进行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示, CIN组及非CIN组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血βT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IN组及非CIN组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尿βT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血βTP 2 h术后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 为0.761, 诊断界值为567.568,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81.5%;尿βTP 2 h术后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 为0.967, 诊断界值为1 428.893时,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7.5%.结论 血/尿βTP术后2 h浓度可以作为预测造影剂肾病的新指标, 其中尿βTP敏感度及特异度优于血βTP, 且尿液样本较血液样本更容易收集.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与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tomography,DS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性、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方法入选21例冠心病患者,以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13分段法,每个节段均判断斑块的有无及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程度,测量定量指标。以IVUS为标准评估DS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价值。结果与IVUS相比,21例患者的28支血管,DSCT对所有部位狭窄程度50%、50%~75%、75%的病变的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9.2%(38/48)、89.5%(34/38)、100%(16/16)。以节段中斑块为基础,DSCT对病变节段中所有斑块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48/50)、86.5%(45/52)、87.3%(48/55)、95.7%(45/47)。DSCT检测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的敏感性分别为91.9%(34/37)、92.3%(12/13),特异性分别为92.3%(12/13)、97.1%(34/35)。结论 DSCT可以准确诊断冠状动脉近中段中重度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DSCT定量测量与IVUS结果相关性好,且可依据CT值的不同判断斑块的性质;DSCT区分非钙化斑块及在斑块的准确测量方面的可靠性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