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干扰素α-2a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对67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用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73%,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α-2a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CD64、CRP、IL-6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CRP、IL-6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0月~2011年10月儿科病房(包括NICU住院)住院患儿116例,分为重症感染组(49例);一般感染组(36例);非感染组(31例)。3组进行CD64、CRP、IL-6水平测定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CD64为(6262.24±3776.43)分子数/细胞,感染组为(3727.24±1276.32)分子数/细胞,非感染组为(2176.19±946.32)分子数/细胞,重症感染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组间CD64值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D64诊断感染的最佳临界值为2587分子数/细胞,其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89.21%,特异度为78.35%;对所有感染的诊断敏感度为67.51%,特异度为82.45%。结论细菌感染时CD64水平明显升高,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升高尤为明显,与CRP、IL-6相比诊断优越性更明显,特别对重症感染患儿诊断更有价值,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5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哮喘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用沙丁胺醇溶液0.06mL*kg-1*次-1加入0.9%氯化钠溶液3mL中雾化吸入,每日2或3次,疗程3d.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6例(85.2%),部分缓解7例(13.0%),无明显改善1例(1.8%).对照组则分别为19(63.3%),11(36.7%),0例.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急性发作哮喘患儿可获完全缓解的疗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支镜术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1年7月期间进行的纤支镜术诊治操作的1 369例临床病例,分为肺不张组(400例)、气道异物治疗组(354例)、慢性咳嗽组(265例)、喘息组(350例)。行支气管镜技术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本组对1 369例患儿进行纤支镜术,提高了儿科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结论支气管镜技术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进展,使其在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BMC诱生IL-4、IL-6、IFN-γ及总IgE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作用。方法 对本科近2年收治住院30例临床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鼻咽分泌物APAA法RSV检测,IL-4、IL-6、IFN-γ和总IgE采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结果 RSV毛支患儿PBMC诱生IL-4、IL-6和总IgE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FN-γ低于对照组。结论 IL-4、IL-6、IFN-γ和IgE在RSV毛支免疫病理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肺囊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先天性肺囊肿患儿2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首发症状多出现于不足6个月(34.5%)的婴幼儿,以发热伴咳嗽、呼吸困难及局限性固定湿罗音或呼吸音减低为临床特征;病变部位以右肺居多,以两肺下叶受累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结论 临床上应当重视先天性肺囊肿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α)表达与气道重塑的关系 ,评价布地奈德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n =8)、哮喘模型组 (B组 ,n =8)和哮喘模型布地奈德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 (C组 ,n =8) ;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大鼠气道SMA α表达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 :①与A组比较 ,B组大鼠气道平滑肌 (ASM )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增加 (P <0 .0 0 1) ,而气道直径显著减小 (P <0 .0 0 1) ;②与B组比较 ,C组大鼠平滑肌厚度和上皮厚度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而气道直径显著增大(P <0 .0 0 1) ;③与A组比较 ,B组大鼠气道SMA 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0 1) ,C组亦升高 (P <0 .0 5 ) ;与B组比较 ,C组大鼠气道SMA 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 ;结论 :气道SMA α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导致气道重塑反应发生的机制之一 ,布地奈德治疗可延缓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6例住院患儿分为3组,重症感染组49例,一般感染组36例,非感染组31例,对3组CD64、CRP、IL-6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重症感染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02,P<0.01);重症感染组与一般感染组、非感染组CRP、IL-6测定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5.0、75.0,57.0、54.3,P均<0.05)。CD64、CRP、IL-6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21%、78.35%,60.24%、67.56%,9.98%、71.02%,对所有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51%、82.45%,53.21%、74.62%,58.89%、80.23%。结论:细菌感染时CD64水平明显升高,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升高尤为明显,与CRP、IL-6相比诊断优越性更明显,特别对重症感染患儿诊断更有价值,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有效性、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试验组(n=13)给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对照组(n=13)给予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均进行7 d的治疗随访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评分、患儿用药依从性及用药不良事件。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84.62%,差异无显著性(P<0.05);(2)3次随访,2组临床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3)试验组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4)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结论: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喘息性疾病安全、有效、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武汉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的运行现状。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实时浏览及统计功能,通过条件检索,导出2008-2013年VCT服务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武汉市VCT服务总量保持相对平稳。2009年起,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人数及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12年达到高峰。全市VCT检出的748例HIV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为6.48∶1,同性性传播占59.76%,异性性传播占21.79%,注射毒品传播占7.89%,采供血传播占2.41%,母婴传播占0.40%。2008年起,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及总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12年达到高峰。VCT检出的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硚口、武昌等中心城区,区域分布特征明显。结论应进一步完善VCT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以提高VCT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