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先生:关于氟哌啶醇与碳酸锂合用问题,有关资料说法不一。如沈渔村主编的《精神病学》上说要慎用,而张明园主编的《精神分裂症现代诊疗》上显示有合用病例。就此问题,请专家赐教,谢谢。安徽阜阳市精神病医院牛飞答读者来信牛飞医生:你好!你在来信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临  相似文献   
2.
吸烟与迟发性运动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报导,吸烟者帕金森氏征的发生率比不吸烟者低。由此提出这样的假说,吸烟能防止巴金森氏征临床症状的产生。帕金森氏征和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反,帕金森氏征时,纹状体多巴胺(DA)功能降低,而患TD时纹状体DA功能增强。如果吸烟可以抗帕金森氏征,那么吸烟就会促使TD的发生和加重DA的症状。本研究中,作者调查了吸烟(接触尼古丁)和TD间的关系及吸烟与安定剂的关系。方法和结果:调查对象为40岁以上,根据DSM-Ⅲ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者,有吸烟习惯和锥体外系症状,有器质性精神障碍者及调查前6个月内已停止吸烟者除外,TD症状按0~5评定,5分为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氧化氮(NO)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逐步引起重视。有许多研究[1,2]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或脑脊液中NO浓度异常,还有研究[3]发现精神分裂症阳性家族史者的血清NO水平高于阴性家族史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是NO合成中的主要限速酶,多数研究认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基因多态性是影响eNOS合成NO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NOS基因G894T多态性进行了研究。1资料和方法1.1对象:为来自2003年3月至2006年11月我院流行病学调查和门诊/住院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  相似文献   
4.
主、被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主、被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方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72例 ,随机分为主、被动音乐治疗组 ,各 3 6例 ,观察 8周。以 BPRS、SAN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 BPRS、SANS量表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主动性音乐治疗优于被动性音乐治疗。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随机双盲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利培酮组 2 8例 ,剂量 (1.3±s 0 .5 )mg·d- 1,0 .5~ 2mg·d- 1。氟哌啶醇组 2 5例 ,剂量(2 .8± 0 .9)mg·d- 1,1~ 4mg·d- 1,疗程均 8wk。治疗前后进行阿尔采末病病理行为评分表 (BE HAVE AD)、Cohen Mansfield激越问卷 (CMAI)等量表评定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组病人治疗后BEHAVE AD和CMAI评分显著下降 (P <0 .0 1) ,2组病人之间治疗后的BEHAVE AD和CMAI减分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均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 ,利培酮组 2 3% ,氟哌啶醇组4 0 %。结论 :低剂量的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BPSD疗效确切 ,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后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个案管理组及对照组。个案管理组实行个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现行的医学模式进行护理。两组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及人际关系量表的评定,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后,个案管理组日常生活能力(t=11.032,P0.001)及人际关系量表分(t=7.871,P0.001)较入院时明显减低,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家庭治疗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系统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和对照料者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2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治疗组辅以系统家庭治疗,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疗效及亲属的心身健康状况。结果在随访1年末,治疗组和对照组年复发率分别为19.0%和35.4%(P<0.05),随访2年末分别为15.9%和33.8%(P<0.05)。治疗组出院时和随访30个月末PANSS评分分别为(60.5±7.8)分和(46.8±8.1)分( P<0.01),对照组分别为(57.5±8.6)分和(57.0±8.0)分(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DAS评分入院时分别为(17.8±3.7)分和(16.8±8.1)分(P>0.05),出院时分别为(8.1±2.7)分和(9.3±2.9)分(P<0.05),随访30个月末分别为(6.7±4.9)分和(14.5±8.3)分(P>0.01)。治疗组治疗前和随访30个月末GHQ评分分别为(4.8±4.1)分和(3.1±2.6)分(P<0.01)。结论系统家庭治疗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减轻其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残疾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照料者心身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无锡市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1982年和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使用的方法,于2003年在无锡市城乡进行精神分裂症流行学调查。结果:在城乡15岁及以上人群11940人中,精神分裂症总患病率为5.02/1000,时点患病率为4.02/1000。城市总患病率为6.16/1000,时点患病率为4.86/1000。农村总患病率为4.10/1000,时点患病率为3.34/1000。差异无显著性(x^2=1.692,P&;gt;0.05;x^2=2.512,P&;gt;0.05)。男性总患病率为5.39/1000,时点患病率为4.21/1000。女性总患病率为4.66/1000,时点患病率为3.83/1000。差异无显著性(x^2=0.322,0.111,P均&;gt;0.05)。患病率与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负相关。结论:无锡市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稳定,社会功能受损严重,需要来由家庭社会的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嗅觉缺陷的相关因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自杀是人类有意自我毁灭而采取伤害自身的一种行为。在许多国家,自杀占15~35岁人群的3种领先死亡原因之一,对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因而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然而,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自杀的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一般认为自杀是心理、社会和生物诸因素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