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17βE2对切除卵巢兔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17βE2对卵巢切除(OVX)兔的AS斑块、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34只成熟未孕雌兔分为4组:A为NC;B为Sham+CHO;C为OVX+CHO;D为OVX+CHO+17βE2。喂养12周,喂养前与12周后测定血脂TC、TG、HDL-C、LDL-C、ApoA1、ApoB;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AIRC及纤维蛋白原。喂养12周后处死,测定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总面积百分比。结果: ①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总面积之比,A、B、C、D组分别为0.02±0.00、0.42±0.15、0.67±0.23、0.12±0.11,B组小于C组(P<0.05)、D组明显小于C组(P<0.01)。②血脂TC、TG、LDL-C、ApoB,B、D组明显小于C组(P<0.01)。③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AIRC与纤维蛋白原D组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 17βE2能抑制脂质斑块沉积,改善血脂代谢,减轻高脂血症,改善血液流变学。这可能是雌激素抑制AS形成的部份机理。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E)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但有副作用。我们注意到一种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内源性激素,并分别做了小鼠、大鼠、新西兰兔试验,一再证实其确有类雌激素样效应,定代号为NH1996(NE)。根据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提出NE很可能具有与E同样的生理功能与医疗作用而副作用比E少的设想,首次将NE引起医学领域的研究,开始进行NE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研究,做了总体设计,首先做了预试验,此文报道了预试验的部分结果。1 材料与方法  用成熟新西兰兔(体重2-5kg左右)30只,喂胆固醇(chol)12…  相似文献   
3.
StudyonInhibitingMechanismofAllicinonThrombinInducedPlateletAggregationinRatsZhangYi-hua(张仪华),DangYing(党英),HangYu(杭榆),etal(De...  相似文献   
4.
5.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中内毒素损伤红细胞和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机理及其意义吴其夏,张仪华,王小明,于希春,王云霞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严重,表现为贫血和多部位栓塞、出血,其发病机...  相似文献   
6.
我们认为败血症休克(S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本质差别,澄清了这些联系与差别将可能澄清它们的发病机理。我们对教科书上关于SS经典理论进行反思并提出质疑,对国际ARDS研究无重大突破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的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α-ZA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方法:49只新西兰成熟未孕雌兔分成6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高脂对照组;D组为17βE2雌二醇组;E组为戊酸雌二醇组;F组为α-ZAL组。分别测定血清TC,LDL-C,HDL-C含量和血浆ET-1及NO水平,肉眼观察并用扫描仪测定各组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沉积面积与内膜总面积之比。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测定子宫重量/体重。结果: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沉积与内膜总面积之比为B、D、E、F组vs C组P<0.01。病理观察:C组内皮脱落和大量泡沫细胞;B、D、E、F组上述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内皮基本正常或正常,仅有少量或无泡沫细胞。子宫重量/体重D、E、F组较C组明显增加,但F组增加明显小于D组、E组。血清TC、LDL-C、C组均明显升高,而B、D、E、F组明显低于C组,HDL-C各组无显著差异;血浆ET-1与NO水平C组明显升高,而B、D、E、F组明显下降。结论:α-ZAL可减少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沉积面积,减轻病理变化,减轻高脂血症,降低增高的ET-1与过度增高的NO,具有较强的抗AS作用。但对子宫增大作用明显小于17βE2与E2V。  相似文献   
8.
磷脂酰肌醇(PIP_2)的分解产物IP_3和DG是细胞内重要信使,IP_3可使胞浆内贮Ca~(2+)释放,引起胞浆[Ca~(2+)]i升高、DG参与PKC的激活。DG生成后被迅速转化为磷脂酸(PA)。本研究从PIP_2代谢变化角度探讨内毒素(ET)引起血小板胞浆[Ca~(2+)]i的变化机理。实验将人血小板制成悬液、用无载体~(32)p标记、薄层层析分离脂质、放射自显影及液闪测定PA的cpm,以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是探讨α-玉米赤霉醇(α-ZAL)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中,对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4只成熟未孕新西兰大耳白雌兔,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假手术组,C组为切除卵巢组,D组为切除卵巢并给予17β雌二醇(17βE2)阳性对照药组,E组为切除卵巢并给予α-ZAL组。喂胆固醇(CHO)前与1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还分别测定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IRC)及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B、D、E组TC、TG、LDL-C明显低于C组(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AIRC和血小板聚集率也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α-ZAL可能通过干预血脂代谢,调节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AIRC及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0.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病理过程,多并发于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贫血和多部位的栓塞、出血。鉴于其情况复杂,发病机制中许多问题尚不清楚,因此防治比较困难。 1986年Ruhenberg命名DIC时的贫血为“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其发病机制是由于DIC时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