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estin、CK19及insulin等在胚胎胰腺发育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Nestin、CK19、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在胚胎胰腺发育中的表达,探讨胰岛细胞分化发育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免疫组化双染法(LAB SA),对30例6~14wk人胚胎胰腺中,Nestin、CK19、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阳性的细胞进行定位。结果:(1)胚胎胰腺发育中Nestin阳性细胞存在于胰腺的间质,数量极少;CK19在胰腺导管上皮分化中持续表达,呈强阳性;(2)7wk胰腺导管上皮开始分化出胰岛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表达阳性,三者的表达并无时段差异性;随着胎龄的增加,阳性细胞数增加,14wk时胰岛逐渐形成,表达达到高峰。结论:胚胎胰腺的发育中,胰腺间质存在胰腺干细胞;胚胎早期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开始分化并分泌胰岛素,其自分泌的激素可能参与调节胰岛细胞的迁移和胰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对其中的候选基因进行初步的验证。方法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 RFDD-PCR)建立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的表达谱。对两个表达谱的片段进行比较,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初步筛选出候选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初步验证。结果RFDD-PCR方法共获得5420个基因片段,其中包含12个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基因。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发现MMP2、MMP7、MMP9、MMP14、MMP15、MMP24在ACC-M和ACC-2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构建了ACC-M和ACC-2细胞株的表达谱,为寻找目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发现MMP2、MMP7、MMP9和MMP15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不同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可能与不同的MMPs家族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大鼠正常视网膜和糖尿病8周视网膜基因表达谱,比较两者差异,初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基因。方法 通过限制片段差异显示 PCR( 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PCR,RFDD-PCR)获得正常大鼠视网膜及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转录组片段。应用Fraent Analysis等软件,对差异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ion sequence tag, Ksr)。结果 获得有意义的片段共3639个,有差异的片段840个,占表达数的23.08%。其中包括5个视觉传导相关基因,13个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和3个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糖尿病8周大鼠视网膜Rhodopsin kinase,β-arrestin,Phosducin, rod photoreceptor cGMP-gated channel 和 Rpe65的表达下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1-4下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及γ-氨基丁酸受体各亚型则普遍上调,而甘氨酸受体表达无变化。结论 糖尿病8周大鼠神经视网膜已受到累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与糖尿病早期视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泛素蛋白酶系统(UPS)在正常和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图谱,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RFDD-PCR)技术建立正常和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的基础上,对差异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UPS DR相关基因,并以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RT-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RFDD-PCR结果显示,泛素蛋白酶系统DR相关基因UBS3A、PSMD8和PSMD11在糖尿病组表达上调。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组UBS3A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SMD8和PSMD11则仅在糖尿病组中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组UBE3A阳性免疫反应物见于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和锥、杆体细胞层,PSMD8和PSMD11未见阳性细胞;糖尿病组UBE3A、PSMD8和PSMD1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见于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结论:UPS与DR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观察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3-12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主动脉-生殖腺-中肾(AGM)区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收集其意外流产的受精龄第3-12周的人胚胎,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第21-25天人胚卵黄囊血岛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强表达VEGFA及其受体flt1和flk-1,VEGFC及其受体fit4,anglopomtin-2及其受体Tie-2蛋白;弱表达angiopoietin-1蛋白。背主动脉和中肾于发育第4周开始表达上述各种因子及其受体,免疫阳性反应物集中在大而圆、有核的造血细胞。阳性细胞的数量到第7周到达高峰。8周以后,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到12周几乎所有的血细胞为免疫阴性反应。生殖腺主要在第6—8周表达VEGFA,flt1,flt4,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和Tie-2蛋白,但不表达VEGFC和flk-1。在AGM区的血管内皮细胞未检测到上述各因子的表达。结论:人胚胎卵黄囊血岛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背主动脉和中肾共表达多种与血管发生和血液发生相关的因子。人胚内造血发生于第4周。  相似文献   
6.
胚胎早期胰腺发育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胚胎胰腺发育过程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为胚胎胰腺移植治疗糖尿病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 对7~12周胎龄段的胰腺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析胰腺发育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胰岛的分化和形成。结果 胰岛素、胰升糖素、生长激素抑制因子及细胞角蛋白在胚胎胰腺发育中7周开始表达,与胰岛的分化和形成一致,随着胎龄的增加表达增强;IGF-Ⅰ及Ⅶ因子在胚胎12周时出现在胰腺间质内。结论 胰岛素、胰升糖素、细胞角蛋白和IGF-Ⅰ在人胚胎胰腺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胰腺内外分泌腺的分化和形成有关;12周后的胚胎胰腺可以作为胚胎胰腺移植的供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6)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BMP6 mRNA在36例配对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MP6蛋白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组织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BMP6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相对的癌旁组织(P <0.01)。BMP6 mRNA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ER-乳腺癌组织,同时BMP6 mRNA表达随乳腺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 <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MP6蛋白在不同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表达、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表达指数及病理分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况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MP6分子在乳腺癌组织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BMP6有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分子指标,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白介素-18(IL-18)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在4 ~24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限制性片段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RFDD-PCR)技术,建立正常大鼠和糖尿病8周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以生物信息学分析两者差异,筛选出候补基因IL-18及STAT5。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IL-18及STAT5在4、8、24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结果RFDD-PCR结果显示,正常组IL-18表达明显强于糖尿病组;正常组STAT5无表达,糖尿病组较强表达。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相比,糖尿病4周时,视网膜高表达IL-18,8周IL-18表达降低,24周表达最低。 STAT5在正常及糖尿病4周视网膜未见表达; 8周开始表达,24周时最强。结论IL-18表达变化及STAT5的活化与DR发生有关。IL-18的表达不依赖于STAT5的活化。(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58-2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