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引发大鼠肝肺综合征(HPS)肺微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4周组、6周组和8周组3个时点,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合并HPS模型,并设标准饮食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肺组织GRP78、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C/EBP 同源蛋白(CHOP)/生长阻滞及DNA损伤诱导蛋白153(GADD153)、caspase-12、Bcl-2和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动物肺组织中GRP78、FⅧ-RAg及VEGF蛋白的表达随HPS进展逐步增高,CHOP/GADD153及caspase-12的表达随HPS进展逐步降低,Bcl-2和NF-κB随病程进展表达逐渐增加,NF-κB尤以胞核表达增高明显。GRP78与FⅧ-RAg及VEGF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而与CHOP/GADD153及caspase-12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在各时点,模型组动物肺组织GRP78和FⅧ-RA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VEGF蛋白和mRN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HOP/GADD153及caspase-12 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GRP78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促进肺微血管重构,导致HPS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CCl 4、乙醇、高脂、高胆固醇和低胆碱)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以不同剂量(20 mg/kg和40 mg/kg)大黄素进行治疗。4周后,测定肝指数,检测血清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反映肝功能的指标白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测定肺指数,光镜下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含量。结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大鼠肺指数明显增加,肺脏发生水肿、炎症反应,肺匀浆TNF-α、MDA、NO和ONOO-含量明显增加;大黄素治疗组肺指数较模型组下降,肺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TNF-α、MDA、NO和ONO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大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51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同期正常对照组。于第8周检测大鼠心功能;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甲苯胺蓝染色和van Giesan染色分别观察心肌细胞数量的变化和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GRP78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随肝硬化病程进展:(1)肝硬化8周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 dp/dtmax)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2)心肌组织中TNF-α、MDA、CVF、GRP78蛋白和HIF-1α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模型各组心肌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4)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分别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同型半胱氨酸(Hcy)、TNF-α、GRP78和MDA呈显著正相关(P<0.05);(5)GRP78蛋白分别与HIF-1α、Hcy、MDA、ALT和CVF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肝硬化大鼠伴发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内质网应激和GRP78表达增加,后者可能是引起心肌重构、导致心脏功能变化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6.
水雯  牛小媛  吕敏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1-11,14,F0003
目的通过建立煤工尘肺wistar大鼠模型,探讨煤工尘肺导致慢性缺氧对认知功能及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尘肺组和对照组,尘肺组灌入煤尘生理盐水悬液1mL,对照组灌入生理盐水悬1mL,建立尘肺模型8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在实验结束后取肺组织和脑组织做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和脑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水迷宫实验中尘肺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神经元破坏。结论①尘肺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②尘肺可致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7.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于Gram阴性细菌内毒素(endotoxin)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通过何种途径发挥其毒性作用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理论上讲, 宿主对LPS的识别和信号转导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及对其防治的关键.Ulevitch实验室[1]在1986年发现并克隆了血清因子脂多糖结合蛋白LBP(LPS binding protein), 1990年又发现并认为CD14是LPS的受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LPS介导细胞反应的模式:即LBP穿梭样运动把LPS转运到髓样细胞的膜上,与膜CD14(mCD14)结合形成复合物,将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这些发现对人们认识LPS介导的细胞反应起到重要的里程碑作用.但由于CD14与多种传递信号的跨膜受体不同,是没有跨膜区和胞浆内段的锚定蛋白,不能直接和细胞内进行信息交流.因而信号通过该途径传导的机制未能令人信服.随着对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 ors,TLRs)研究的深入,使人们对LPS信号转导通路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讨论和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API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8例(手术组)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单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40例(药物组)进行比对。结果 5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9~113min,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平均住院4~11d,平均6.7d。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40例药物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3~13d,平均10.4d,随访期间复发4例。结论结合患者的病情,正确把握适应证,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肝硬化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动物饲以标准饲料和自来水.分别在喂饮4,6,8周无菌无内毒素条件下取血测定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维生素B12(VitB12)、内毒素(endotoxi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含量,取肝组织测定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抗O·-2活力.结果 随肝硬化病程进展,血浆内毒素和Hcy逐渐升高并呈平行变化,8周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从4周到8周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匀浆中NO在4周即显著升高,之后呈下降趋势,但在8周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水平(P<0.05);抗O*-2活力在6周时升高显著(P<0.05);MDA呈明显增高趋势,至8周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与4周和6周时;各时间点叶酸和VitB12含量变化不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内毒素与血浆TNF-α和Hcy、与匀浆NO和MDA之间呈显著相关,匀浆NO与Hcy和MDA之间显著相关.析因分析显示,甲硫氨酸循环中相关因素对总变异的贡献是:同型半胱氨酸>VitB12>叶酸.结论 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发生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互为因果,加重肝脏损伤,最终促进肝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