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宠物源性人兽共患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宠物的饲养数量急速上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显现,尤其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卫生与健康"问题,诸如狂犬病、弓形体病等"人兽共患病"引发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和国家各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强化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此类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低硒大鼠心肌线粒体中硫氧还蛋白2(thioredoxin 2,Trx2)的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在体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分析Trx2与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Trx2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构建低硒大鼠模型,以常硒组为对照,分别于喂养20周、30周和40周时颈动脉插管测其心功能;提取心肌线粒体,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中Trx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进行原位染色,衡量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各时点对照组大鼠心肌线粒体Trx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低硒组与相应时点的对照组相比Trx2表达均降低,且随低硒喂养时间延长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硒组大鼠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均降低,以收缩功能指标--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maximum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rise,+dp/dtmax)降低更为明显(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低硒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加重;(3)相关性分析显示,Trx2与LVSP和+dp/dtmax呈正相关,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低硒可通过影响大鼠心肌线粒体中Trx2蛋白的表达,参与心脏功能减退和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Trx2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狂犬病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方法中狂犬病免疫球蛋白WHO标准品和狂犬患者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为参照所得结果的差异。方法在同一次RFFIT试验中同时设置WHO标准品参照和国家标准品参照,同时测定12份待测人血清,比较两种标准品所产生荧光灶的百分比;按照中和抗体滴度计算公式计算不同标准品参照所得12份待测血清抗体滴度,比较其差异。结果结果显示WHO标准品和国家标准品的50%感染量均出现在第5孔和第6孔之间,但国家标准品荧光灶百分比低于WHO标准品;以WHO标准品做参照所得到的同一份血清滴度略高于国家标准品。结论WHO标准品和国家标准品在RFFIT方法中存在差异,但不影响结果判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硒大鼠心肌线粒体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磷酸化活性及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8)和低硒模型组(n=18)。分别于喂养第20、30、40周时颈动脉插管测其心功能;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的损伤;提取心肌线粒体,以比色法测定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中STAT3和p-STAT3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低硒组大鼠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均降低、心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受损,且随着低硒喂养时间的延长而损伤加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硒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中STAT3的活性(p-STAT3/STAT3)显著降低,且随着低硒喂养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P<0.05);(3)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线粒体STAT3的活性与左心室峰值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呈正相关(P<0.01)。结论低硒可下调大鼠心肌线粒体STAT3的活性,参与心肌线粒体损伤和心功能的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人肠道病毒71型(EV71)VPO蛋白,免疫豚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用于EV71检测的反应性和特异性.方法:PCR方法扩增VPO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VPO并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并纯化VPO重组蛋白,免疫豚鼠制备抗VPO多克隆抗体,ELISA方法检测抗VPO抗体效价,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VPO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制备的抗VPO抗体效价为1:106.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抗VPO多克隆抗体可以识别原核表达及EV71感染细胞中的VPO蛋白.结论:原核表达了EV71的VPO蛋白并制备出抗VPO多克隆抗体,为EV71的临床诊断、疫苗开发和分子病毒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衔接蛋白p66shc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雌激素的干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将心肌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11 mol/L AngⅡ组、10-9 mol/L AngⅡ组、10-7 mol/L AngⅡ组、10-7 mol/L AngⅡ+雌二醇组;经药物干预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定活性氧含量和细胞凋亡率、荧光酶标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66shc和磷酸化(p-p66sh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AngⅡ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逐渐下降,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和凋亡率逐渐升高 (P<0.05);且雌激素预处理可减轻AngⅡ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P<0.05)。AngⅡ可使心肌细胞内p-p66shc和线粒体内的p66shc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 (P<0.05),雌激素预处理可减弱AngⅡ对细胞内p-p66shc和线粒体内p66shc表达水平的影响 (P<0.05)。结论 p66shc参与了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反应,且雌激素可通过下调线粒体内p66shc的表达而减轻AngⅡ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细胞中钙网蛋白(CRT)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
同期原代分离培养的大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CRT siRNA组、ctrl siRNA组、对照组、AngⅡ+CRT siRNA组、AngⅡ+ctrl siRNA
组、AngⅡ组,分别测定各组心肌细胞肥大特征、线粒体功能、CRT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细胞表面积
及蛋白质合成速率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及呼吸链酶活性降低,同时CRT表达升高。与AngⅡ+ctrl siRNA组相比,AngⅡ+
CRT siRNA组心肌细胞CRT表达明显下调,细胞表面积及蛋白质合成速率明显增加,而线粒体膜电位、呼吸链酶活性降低得到
部分逆转。结论AngⅡ上调心肌细胞CRT表达进而诱导线粒体功能损伤,可能是心肌肥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姜黄素干预对COPD大鼠IL-1β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香烟烟熏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按照分组情况对大鼠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计数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HE染色观察大鼠气道炎症及肺气肿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干预组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较COPD模型组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小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聚集、肺泡腔扩张,姜黄素干预可减轻小气道周围炎症细胞聚集及肺泡腔扩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升高,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干预后COPD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下降,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COPD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IL-17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蓉  程妍  单虎  伍洁  刘冬  王雪  阎春英  张军 《现代肿瘤医学》2020,(24):4266-4271
目的:探讨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患者血清中脂联素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肿瘤组织病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脂联素是否通过调节食管组织炎症而参与抑制肿瘤的进展。方法:收集25例健康人、23例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患者和18例EAC患者。登记临床病例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脂联素和TNF-α、IL-8、IL-6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进行HE染色观察食管组织局部炎症情况。结果:健康对照组、BE组、EAC组三组间相比较发现,随着食管病变的加重,食管局部炎症细胞浸润越明显,同时检测到血清中TNF-α、IL-8、IL-6水平逐渐升高,相反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脂联素水平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结论:EAC发病过程中,食管局部炎症反应逐渐加重,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升高,而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知,低脂联素血症可能与EA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持续存在的慢性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长期规律吸入对治疗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尘螨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并探讨可能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 50例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规律吸入布地奈德1年,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哮喘控制评分(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肺功能测定、尘螨特异性IgE测定、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测定、IL-4、IL-12水平测定。结果①组间细胞因子比较:哮喘组治疗前血清IL-4、IL-12分别为(47.98±19.94)ng/L、(43.74±14.91)n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5.53±16.60)ng/L、(73.10±16.81)ng/L,哮喘组IL-4高于健康对照组,IL-12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布地奈德长期治疗效果:哮喘组中有46例顺利完成了为期12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发现治疗后ACQ评分、血EOS%、户尘螨sIgE、粉尘螨sIgE、尘螨总sIgE、血清IL-4明显降低,血清IL-12、FEV1、FEV1/FVC、FEV1%pred、PEF%pre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FEV1改善率12%为治疗有效判断指标,布地奈德长期吸入总体有效率86.96%。③基线ACQ评分、EOS%、IL-12与布地奈德疗效的关系:以基线ACQ评分<7、EOS%≥5%、IL-12≥32ng/L作为布地奈德长期疗效的预测指标,其灵敏度分别为75%、70%、87.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3%、25%、50%。结论轻、中度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治疗1年疗效显著,基线血清IL-12不高是长期吸入激素治疗效果差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