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检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不同时期,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观察比较在间质纤维化不同阶段,3者的动态变化及关系。 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再分3、7、14、21和28 d共6组,每组6只,于各时点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常规HE、Masson染色,按小管间质损害的特征进行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检测CTGF、TGF-β1和α-SMA表达。 结果: 随梗阻时间的延长,小管间质纤维化加重,28 d间质已基本被纤维化组织所代替。随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TGF和α-SMA表达逐渐增加,两者与小管间质损害积分呈正相关,CTGF与α-SMA的表达之间也呈正相关。TGF-β1表达在7-14 d达高峰后,逐渐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 结论: UUO致CTGF表达增加可能与TGF-β升高有关,CTGF可能通过促进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克服肌腱术后早期活动所需的张力 ,更有效地减少肌腱粘连 ,寻找一种有效的屈肌腱缝合法。方法 :用中轴远距离包埋法缝合 15例 2 4条肌腱 ,术后 72h早期伸屈活动。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为 6~ 12mo ,平均为 10mo ,按TAM评定方法评定疗效 :优 :16条 ;良 :5条 ;差 :3条。优良率为 87 5 % ,无一例断裂。结论 :中轴远距离包埋缝合法操作简单 ,抗拉强度足够临床需要 ,术后可早期进行主动屈指活动  相似文献   
3.
外翻是足部常见畸形,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能够完全矫正畸形者却极少。我院自 1995年 3月~ 1998年 5月采取改良 McBride手术治疗外翻患者 3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47足 )。 17例为双侧, 13例为单侧,均为女性;年龄 17~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 男3例,女2例,年龄17~31岁。脱套范围大者从肘下到掌指关节平面,小者单纯手掌背脱套伤。2例污染重,合并肌腱碾挫伤,其余脱套伤层次在深筋膜浅层。2例合并掌骨骨折。 方法:彻底清创,复位固定骨折。根据脱套长度切开皮瓣的两侧,在腹壁两层浅筋膜之间锐性分离,在腹部深筋膜浅层要保留一层浅筋膜,皮瓣厚度在0.5 cm左右。前臂到虎口的脱套伤拇指要从另一隧道穿出,为虎口设计足够的皮肤。将伤臂及手插人皮瓣下方,缝合两端口,闭合创面,放置引流条。术后24h开始,每日1次全程主动屈伸功能训练。2周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胸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的方法,评价椎管内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摘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6年。2004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34例胸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提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的方法。结果本组术后无1例神经损伤加重,亦无切口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自术后第二天起症状缓解,双下肢感觉、肌力、浅反射、腱反射是逐渐恢复和病理反射消失。术后随访1-6个月,完全恢复30例,好转4例,优良率是100%。结论通过症状、体征及MRI可早期诊断胸椎管内肿瘤,早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具有解剖层次分明、肿瘤切除完全、避免对脊髓、神经根的损伤,是提高全切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作者设计的可减少粘连的屈指肌腱中轴远距离包埋缝合法.方法用60条新鲜尸体屈指肌腱标本,行中轴远距离包埋缝合法、Kessler法和Bunnell法缝合肌腱,观察在肌腱断端间隙形成、间隙为2 mm及断裂时的抗张强度,并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比较.用30只纯种Dick鸡做屈指深肌腱切断模型,进行本法及Kessler法缝合,术后分别于3周、4周和6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及光镜观察肌腱愈合及粘连情况.结果中轴远距离包埋缝合法平均抗张强度优于Kessler法及Bunnell法,肌腱粘连轻,愈合效果优于Kessler法.结论中轴远距离包埋缝合法抗张强度符合临床要求,术后可早期进行主动活动,减少粘连.  相似文献   
7.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类许旺细胞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类许旺细胞的方法。方法 采用β—巯基乙醇、全反式视黄酸、Forskol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依次按顺序诱导。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计数诱导前后不同时间的细胞阳性表达率。结果 诱导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形态改变,胞体呈椭圆形,有2—3个纤细的细胞突起,成纵形栅栏状排列,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率为42.5%-68.7%、S—100表达率为39.6%-60.2%。结论 采用β—巯基乙醇、全反式视黄酸、Forskol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HRG可以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类许旺细胞。  相似文献   
8.
1965年Fearn和Goodfellow首次用手术治疗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1]。其主要表现为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的功能障碍,但无感觉障碍。本文报道6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并讨论其病因、解剖及诊治。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47岁,平均30岁,病程2mo~15a,右手4例,左手2例。5例为无明显诱因出现拇示指末节屈曲无力,呈进行性加重。另1例前臂近端有腱鞘囊肿,压痛明显。体征:6例手部无感觉障碍,但拇、示指末节屈曲功能受限,pinch-grip征阳性即当拇、示指对掌时,拇指指间关…  相似文献   
9.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间质纤维化程度的肾活检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 ,观察CTGF、α -SMA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肾功能之间的关系 ,探讨CTGF在肾脏肌成纤维细胞形成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不同病因和类型的肾活检标本 4 5例 ,按常规进行染色 ,根据光镜下小管间质的病变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各组标本CTGF和α -SMA的表达 ,并将CTGF的表达、α -SMA的表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患者血肌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CTGF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一些肾间质细胞胞浆 ,并且随间质病变的加重 ,表达量增加 ,范围增大 ;α-SMA在病变肾间质区域表达增强 ,一些管腔破坏和萎缩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可见表达 ,阳性分布区域与CTGF相似。肾小管间质中CTGF、α -SMA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 ,CTGF和α -SMA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和患者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TGF可能通过促进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CTGF的表达上调对肾脏疾病有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好的肌腱缝合方法。方法 :采用人体废弃新鲜肌腱 ,对三种缝合方法 (改良Kessler法 ,Tsuge法和本文方法 )进行强度和疲劳试验 ,总标本数为 6 0例 ,用Instron430 1拉力测试机进行测量 ,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对 10处Ⅱ区屈肌腱断裂进行本文方法的缝合 ,术后在支具保护下进行早期、主动、全程、限量的功能训练。结果 :最大强度 (N) :改良Kessler法 2 9 7± 6 3,Tsuge法 45 9± 4 8,本文方法 5 8 4± 5 4;疲劳试验 (次 ) :改良Kessler法 19± 7,Tsuge法 36± 7,本文方法 5 3± 9;操作时间 (min) :改良Kessler法 5 2± 0 4,Tsuge法 4 3± 0 6 ,本文方法 10 6± 2 8。临床结果 ,未发生肌腱二次断裂 ,完全主动活动 (TAM )平均 2 47°± 13° ,为健侧的 92 %。结论 :本文方法是强度最大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