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患者血清尿酸 (U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定量分析法对 4 3例MS患者和 4 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U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MS组血清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MS组中病程越长 (P <0 0 1)、神经伤残程度越重 (DSS评分越高 ) (P <0 0 5 ) ,血清UA水平越低 ;女性患者UA水平明显低于男性患者 (P <0 0 0 1) ;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UA水平明显回升 (P <0 0 0 1) ,但治疗前血清UA水平越低则疗效越差 (P <0 0 1、P <0 0 5 )。结论 MS患者血清UA水平降低 ,且与MS的病程、伤残程度、疗效及性别密切相关。UA水平升高可能为激素治疗MS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探讨PSD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9例PSD患者(PSD组)、36例无PSD患者(无PSD组)及43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ACTH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29例PSD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血清ACTH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PSD组血清ACTH水平显著高于无PSD组(P〈0.01)和对照组(P〈0.01);治疗后,PSD抗抑郁治疗组与PSD无抗抑郁治疗组相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0.01)和ACTH水平(P〈0.01)均显著降低。在治疗前PSD组及在治疗后的PSD抗抑郁治疗组和PSD无抗抑郁治疗组中,HAMD评分与血清ACTH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PSD患者血清ACTH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抑郁程度相关,提示PSD患者可能有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89年9月至1995年2月收治的112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相关性抗体、T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急、慢型无论是OKT3^+及OKT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而OKT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较高,P值〈0.025。但是,急、慢两型相比均未见统计学上显差性差异。本文的检测血小板抗体IgG、IgM及IgA,显示均有所增高尤以  相似文献   
4.
1997年 2月开始 ,我们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 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病儿 2 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ITP病儿 2 8例 ,男 15例 ,女 13例 ;年龄 2 70 d~ 13岁 ,<3岁 6例 ,3~ 6岁 7例 ,>6岁 15例。均经临床、血常规和骨髓检查确诊 ,符合 1986年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急性型 2 0例 ,慢性型 8例。初治 7例 ,曾单纯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15例 ,接受糖皮质激素加长春新碱治疗 6例 ;治疗前病程 2 d~ 4年 ,<3 0 d者 13例 ,3 1~ 180 d者 7例 ,>180 d者 8例 ;治疗前血小板数 <2 0× 10 9/L 者 …  相似文献   
5.
痉厥证的主要症状为神昏抽搐,手足厥逆。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先生从燥、湿两端阐释病机,明辨虚实,再析寒热,对症施治。其治疗以燥者濡润,湿者宣化为总则,并注重顾护阴液,调畅气机。根据不同证型又以救阴缓肝、清润滋补、苦辛通降、通闭开泄等方法选方夺药。本文从痉厥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几方面阐述余国佩论治此病的特色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肩周炎的针灸治疗为例,分析当代针灸流派在证治理论、治疗选穴、针具及针法上的特点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探索性的建议,认为需要从构建数据平台、拓展传承模式、制定针灸标准3个方面着力发展当代针灸流派。  相似文献   
7.
小儿组织细胞增生症X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们诊治8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对其病理改变、胸部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提出正确处理古籍保护和古籍价值利用之间的关系,从中医古籍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及实用价值4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从中医古籍价值属性角度建立中医古籍定级指标体系,并从中医古籍的保护等级、保护内容、保护模式、保护措施等方面构建中医古籍保护框架,以期使中医古籍的多维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内向整流钾电流和乙酰胆碱敏感钾电流的变化,探讨两种离子通道电流变化在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并比较19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组)和18例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患者(窦性心律组)心房肌内向整流钾电流和乙酰胆碱敏感钾电流密度的大小。结果:在-60mV~-120mV时,与窦性心律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内向整流钾电流密度绝对值增大,乙酰胆碱敏感钾电流密度绝对值降低。其中在-100mV时,内向整流钾电流密度从窦性心律组的(4.01±1.01)pA/pF(n=18)增大到心房颤动组的(8.94±1.26)pA/pF(n=19,P<0.001);乙酰胆碱敏感钾电流密度从窦性心律组的(24.57±0.77)pA/pF(n=18)降低为心房颤动组的(13.38±1.03)pA/pF(n=19,P<0.001)。结论:心房颤动时,内向整流钾电流密度绝对值增大,乙酰胆碱敏感钾电流密度绝对值降低,两种电流的改变可能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文献报告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能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1],并在一些病人中获得成功,我们自1985年至1988年4月用这种方法治疗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