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硝基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水中硝基苯的含量。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涂层)商品固相微萃取进样器,气-液平衡时间30min,萃取时间为25min,温度为60℃。色谱柱为2m×3mmi.d.的不锈钢柱;内填充GDX-102(60—80目)。硝基苯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8%,在0.01~0.1mg·L^-1时,色谱峰高与质量浓度之间相关系数(r^2)为0.9909,检出限为0.015mg·L^-1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牙中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针对3种不同类型、不同病变程度的牙中牙病例,分别采取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根管治疗术、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通过一般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3种不同类型,不同病变程度的牙中牙病例,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均得到有效治疗。术后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牙中牙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牙中牙的认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牙中牙的不同类型、不同病变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尽可能保留患牙。  相似文献   
4.
<正> 患儿,男,1岁4个月。于1974年10月10日入院。患儿10个月左右,其母发现左上腹有一包块逐渐增大。查体:体重11公斤,头颅五官无畸形。轻度肋骨串珠。心肺正常。左腹膨隆,有-15×51cm 肿块,不活动,囊性感。肝肋下二指。超声波探查肿物,见液平段,腹部X 线平片显示大片致密阴影。于同年10月15日行剖腹探查,见左上腹腹膜后囊肿约15×12×12cm,与脊柱左旁一实质性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打破碗花花多糖微波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粉碎粒度、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再以维生素C为对照,测定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8 min,提取温度85℃,粉碎粒度40目,提取次数3次,多糖得率16.23%。该成分质量浓度为1 mg/m 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34.31%,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微波提取打破碗花花多糖,并且该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牙髓炎过渡性治疗的疗效。方法: 60例妊娠期牙髓炎患者分成孕早、中、晚3组,在心理干预下行STA无痛麻醉、一次性根管预备及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观察整个妊娠期间的临床反应,产后再行常规根管充填治疗,评估患牙疗效、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健康状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60例患者治疗24 h后牙髓炎症状均显著改善,有效率为96.7%。治疗前、后VAS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至妊娠终止均未再出现不适症状,产后评估除1例因牙折拔除外,其余患牙59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8.3%。在孕早、中、晚期治疗均未出现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健康情况均良好,出生胎龄、体重、畸形、新生儿并发症在3个治疗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牙髓炎过渡性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植物状态患者5例,卧床时间5~13个月,平均卧床9个月,其中有2例行气管切开术.5例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经过我们精心的护理、治疗,褥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均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新体系,实验教学应该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本文阐述了开放式实验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研究讨论了课内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吡拉西坦注射液中吡拉西坦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UltimateTM-Cl8色谱柱(4.6mm&#215;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吡拉西坦线性范围0.18~0.5mg/ml,回归方程为:Y=6.275&#215;10^5X+7.9&#215;10^3,r=0.9996,平均回收率99.94%,RSD是0.45%。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可作为吡拉西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人体尿样中双氯灭痛、氯丙嗪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31.5cm,25μmi.d.,360μmo.d.),以4.90×10-3mol/LNa2HPO4-7.80×10-3mol/LNaH2PO4(pH=7)为缓冲液,10kV分离电压,5kV电渗进样10s,碳纤维电极工作电极(长200μm,直径8μm),检测电势0.72V。结果双氯灭痛、氯丙嗪两种药物分别在9.90×10-6~5.00×10-4mol/L(r=0.9982)、5.0×10-7~1.0×10-4mol/L(r=0.9998)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其回收率分别为104%,96.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人体尿样中双氯灭痛、氯丙嗪的分离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