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面向数据对象实体类的需求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一种作者在多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采用的面向数据对象实体类的需求分析方法(DICAM)。该方法以数据为中心分析系统的结构。该方法根据数据来源将数据客体分为三类:源数据客体、混合数据客体和生成数据客体。该方法一方面从纵向分析数据客体的属性组成和结构,另一方面从横向分析数据实例特征,将各个数据客体的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实例类,以实例类的状态、生命过程、组成组描述系统中的数据产生变化,通过实例类状态的获得反映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载体与片状载体培养MDCK-G1细胞的效果。方法在7. 5 L生物反应器中,分别使用微载体和片状载体培养MDCK-G1细胞,比较细胞的贴壁效率,并对搅拌转速、初始细胞接种密度、载体量进行优化。结果微载体最适培养条件为搅拌转速55 r/min,初始细胞接种密度3×10^5个/mL,载体量8 g/L,在此条件下最高细胞密度为(5. 03±0. 12)×10^6个/mL;片状载体最适培养条件为搅拌转速120 r/min,初始细胞接种密度2×10^5个/mL,载体量200 g,在此条件下最高细胞密度为(10. 22±0. 69)×10^6个/mL。结论片状载体能够用于MDCK-G1细胞的培养,且相对于微载体可获得更高的细胞密度,但有不易放大的缺点,作为细胞培养系统进一步开发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主要存在于发酵食品中,是一种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合物,长期摄入会显著增加各种癌症的发病率。研究表明,氨基甲酸乙酯形成途径主要是由相关前体物质在食品发酵或贮藏过程中反应生成;其前体物质主要有尿素、瓜氨酸、氨甲酰磷酸、焦碳酸二乙酯、氰化物等,这些主要的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通常是由酿酒酵母或乳酸菌的精氨酸代谢伴随着发酵过程而产生的。由于氨基甲酸乙酯对人类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减少发酵食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针对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途径,从物理法、化学法、酶法以及代谢过程法系统综述了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消减策略,可为提高我国发酵食品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构建同时含有禽流感H5N1疫苗株NIBRG-14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及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1)3种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研究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RT-PCR法从禽流感H5N1疫苗株NIBRG-14中扩增HA、NA及M1基因片段,并同时亚克隆至杆状病毒穿梭质粒pFastBacDual中,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包装重组杆状病毒Bacmid-HA-NA-M1a。Westernblot法和血凝试验检测HA、NA及M1蛋白在Sf9细胞中的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超速离心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形态结构,并通过单向免疫扩散(Single radialimmunodiffusion,SRID)试验检测HA的含量。结果已成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该病毒可同时表达HA、NA及M1蛋白,3种蛋白可自行组装成VLPs,并分泌至细胞培养上清中,血凝效价可达1∶64;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蛋白形成的VLPs与NIBRG-14标准抗血清形成沉淀环,浓缩及纯化后的重组蛋白HA含量分别为36和27μg/ml;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直径约100 nm的典型流感VLPs。结论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可表达VLPs,为禽流感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大规模制备以MDCK细胞为基质的H5N1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并进行免疫学评价。方法利用7.5 L生物反应器,以5 g/L微载体培养MDCK-G1细胞,当细胞密度达到1.5×106或2.5×10^6个/mL时,以0.001、0.0001、0.00001 MOI接种H5N1流感病毒,每12 h取样检测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并观察细胞形态;利用40 L生物反应器进行放大培养,收获病毒液后进行纯化。以不同剂量的细胞基质和鸡胚基质流感疫苗免疫BALB/c小鼠及攻毒,检测免疫原性。结果当细胞密度达1.5×10^6个/mL时,以0.0001 MOI接种H5N1流感病毒48 h后,流感病毒滴度可达1∶1024。纯化后病毒液杂蛋白去除率为91.2%,回收率为87.9%,总蛋白与HA比值低于4.5,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相关规定。各剂量组细胞基质疫苗血凝抑制试验中和抗体滴度略高于鸡胚基质疫苗,其中10μg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μ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基质疫苗及鸡胚基质疫苗组小鼠体重均有下降再恢复的过程,二者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差异不大;1、0.1μg剂量组细胞基质疫苗保护率为80%和40%,高于鸡胚基质疫苗的70%和3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μg剂量组均为100%。结论建立了以MDCK细胞为基质的H5N1流感病毒的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细胞基质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面均非劣效于鸡胚基质流感疫苗,是未来流感疫苗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为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的研制及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醇类是构成黄酒风味的决定性物质之一,包括甲醇、乙醇和高级醇等,但高级醇含量过高或不协调,饮用时会出现酒香刺激性大且易产生头痛、口渴等症状.对黄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特征风味醇类物质的来源和种类进行综述,阐述醇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及其对黄酒酒体的影响,以期为黄酒中醇类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硫工艺。为了对脱硫工艺进行优化,本文基于双膜理论,以某电厂2×135MW机组燃煤锅炉的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数学模型,详细描述了脱硫工艺中的气液传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通过将模型求解结果与工业运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工业数据的吻合程度较高,并考察了几个关键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提高液气比或浆液pH值,脱硫率随之提高;增大入口SO_2分压或烟气流量,会导致脱硫率下降;循环浆液中的Cl-离子浓度不宜超过21 300 mg/L。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及研究结果,可以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检测轮状病毒滴度的荧光灶试验(FFA)方法进行改进。方法以FFA法检测轮状病毒滴度,并观察残留血清、病毒吸附量、甲基纤维素、离心以及Ca2+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验证改进后FFA的重复性。结果残留血清、病毒接种量、吸附后不洗涤、PBST洗板对FFA检测结果均无影响。而接种病毒后离心及不加甲基纤维素覆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用改进后方法对同批病毒进行18次试验,CV值为1.7%。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服装公主线从古至今在女装设计中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公主线的不同设计,都能让整件服装产生不一样的视觉美感。以肩公主线连衣裙为研究对象,设计公主线距离BP点位置的不同数值,通过主观评价,探讨研究两条公主线之间哪种距离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好。结果发现:公主线距离BP点的位置越近,看起来衣服穿着越显瘦,产生的视觉效果也越让人感到舒服。且此感觉与性别及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