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某锡多金属矿石抑硅浮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某锡多金属矿矿石中易浮硅质矿物含量高,造成生产上浮选锌的效果很差。为此,对该矿石进行了抑硅浮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铝等作抑制剂、Z-200号作捕收剂,并采用将精选1中矿经扫选后直接排尾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锌精矿锌品位和锌回收率分别为49.51%和85.23%的较好浮锌指标。  相似文献   
2.
韦文业 《冶金分析》2011,31(8):65-68
针对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测定锌铟电解液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对离子强度调节剂的选择和用量、溶液酸度、硫酸锌浓度、铟浓度以及其他共存离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硫酸介质中加入冰醋酸和硝酸钾作离子强度调节剂,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直接快速地测定锌铟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含量,且溶液中铟离子浓度在0.04 g/mL以下、硫酸锌浓度在0.15 g/mL以下不干扰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各种杂质元素对测定也无明显干扰。将方法应用于锌铟电解液样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0 %,测定结果与比浊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6)为介质,过氧化氢在微量cu(Ⅱ)的催化作用下,氧化邻氨基酚显色,显色程度与Cu(Ⅱ)含量成正比。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3nrn,在冰水浴中反应10min,Cu(Ⅱ)含量在睢10ug·mL-1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07c+0.0129。此方法用于污水中微量铜的测定,RSD为3.21%(n=6),加标回收率在90.6%。109.9%之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可氧化邻氨基酚溶液显色,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高锰酸钾含量的新方法。最大吸收波长430nm,高锰酸钾含量在0~80μg·m 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085C+0.014,相关系数r=0.9993。方法用于试液中高锰酸钾含量的测定,RSD为4.5%(n=6)。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硫酸铵-氨水溶解氧化锌试样,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锌含量.结果表明,用200 g·L<'-1>硫酸铵溶液10 mL,5 mL氨水溶解分析试样,搅拌5 min后试样中氧化锌溶解完全,金属锌、氧化铁等杂质不溶,氧化锌的测定不受这些杂质的干扰,测定结果与传统溶样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1%.  相似文献   
6.
以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中间相活性碳微球(a-MCMB)、苯胺(ANI)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原位化学聚合法在a-MCMB表面沉积聚苯胺(PANI),首次制得纳米PANI/a-MCMB新型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得到的复合材料组装成超级电容器,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性能测试技术对该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在1MH2SO4溶液中,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达到288.46F/g。  相似文献   
7.
以乙二醛、乙醛、氨为原料合成2-甲基咪唑,除去大部分水后,在同一个反应器中直接进行硝化反应得到2-甲基-5-硝基咪唑,收率达到80%。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例、投料次序等对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用浓盐酸溶解矿样,加入硫酸加热除去过量盐酸,加入磷酸,以硝酸银为催化剂,用过硫酸铵将Mn(Ⅱ)氧化成Mn(Ⅶ),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本法溶样完全,不生成焦磷酸盐,操作简便,易控制,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
在硫酸-磷酸介质中,未经分离除去高浓度的Fe(Ⅲ),以二苯碳酰二肼作显色剂,与Cr(Ⅵ)形成有色配合物,在波长54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显色程度与Cr(Ⅵ)含量成正比,Cr(Ⅵ)含量在0—50μg·(50mE)。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5L·mol^-1·cm^-1。将方法应用于工业品硝酸铁中微量铬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06%(n=6),加标回收率在91.5%~105.2%之间。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冶金尘泥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冶金尘泥的利用现状及处理技术,并着重分析了各循环利用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希望为冶金尘泥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