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宏观水位变化及微观水分迁移变化两方面结合对土体应力应变场的影响进行综述,总结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为季冻区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TiO_2和Ag NO_3为添加剂,通过静电纺丝装置,成功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抗菌复合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和琼脂平皿扩散法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纳米粒子的分布、化学态、抗菌性能等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Ag NO_3和TiO_2的质量分数都会对纤维的形貌产生影响,需选择合适的添加范围;在纤维中,醋酸纤维素中的氧原子与Ag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银纳米颗粒的存在,使纤维在可见光区出现明显的吸收峰;银纳米颗粒和TiO_2良好的协同作用使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P-g-GMA)共混体系。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晶行为。XRD分析结果表明:TPEE与PP-g-GMA的加入使PP的晶面参数发生变化,晶面间距增大。DSC测试结果表明:TPEE的加入使得共混物的热结晶温度升高、结晶度降低;随着PP-g-GM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度进一步减小;随DSC测试降温速率的增大,纯PP与PP-TPEE共混物的热结晶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
5.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并结合紫外还原技术,成功制备了Ag纳米颗粒(AgNPs)-醋酸纤维素(CA)纳米纤维。重点研究了溶剂和AgNO3浓度对纤维形貌和AgNPs的分散性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DMAc和水(质量比为7∶2∶1)的混合溶液是纺制AgNPs-CA纳米纤维的合适溶剂,在该溶剂体系下,静电纺丝状况较好,AgNPs的尺寸和分布也较理想;随AgNO3添加量的增加,纳米纤维的直径降低,纤维上AgNPs的数量增加;当AgNO3质量分数为0.5%时,AgNPs-CA纳米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都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聚酰胺加工工艺,以十二碳二元酸、癸二胺、癸二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为原料,通过直接熔融缩聚法制得不同二元胺配比的低熔点聚酰胺。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等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FT-IR测试表明,低熔点聚酰胺的谱图呈现典型的聚酰胺特征峰;DSC测试表明,随着两种二元胺比例接近1:1,聚合物熔点和结晶能力明显下降;TGA测试表明,随二元胺中癸二胺比例的增加,低熔点聚酰胺的热稳定性提高;沸水萃取实验测试表明,合成的低熔点聚酰胺中单体及低聚物含量均小于0.63%,无需萃取,可以直接满足后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因降雨-蒸发及水位涨落引起填方土体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压缩变形规律的影响,选取银川典型粉质黏土,制作不同压实度和饱和度的重塑土样,开展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压缩试验。通过对各因素影响下的e-p曲线和压缩系数a1-2的分析,得出:①在单变量条件下,孔隙比整体随干湿循环次数、饱和度、压实度的增加均呈现不断减小趋势;②干湿循环过程中,土体在干湿中、后期土样压缩性变化程度较大;高饱和度土体压缩系数均高于低饱和度土体,且在干湿循环中后期,低饱和度土体压缩系数逐渐趋稳;③在未干湿条件下,提高压实度有利于抵抗土体压缩变形,而当土体经历干湿循环后,提高压实度对土体抵抗压缩变形能力越来越弱;④基于压实度、饱和度及干湿循环次数的压缩系数多元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其劣化值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有机蒙脱土(OMMT)填充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尼龙6(PA6)共混物。通过抽提、SEM、TEM、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OMMT在PA6相中的定向分散现象及共混体系相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OMMT可以定向分散在ABS/PA6共混物的PA6相中,使形成共连续结构的聚合物比例范围变宽;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形成共连续结构所需的PA6的含量降低,同时相尺寸减小;OMMT的临界含量(m(OMMT))和形成共连续PA6的质量分数(m(PA6))存在近似的反比关系,其特征参数n值约为8,据此可根据共混体系中PA6的含量,推算形成相反转所需的OMMT添加量,为相关共混物的制备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降解过程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热性能、表面形貌等评价手段,重点考察了Aspergillus niger脂肪酶对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和聚(丁二酸乙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ST)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PES在脂肪酶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随着对苯二甲酸摩尔含量的增加,PEST的质量损失率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残留部分的PES、PEST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呈下降趋势;残留部分的PES、PEST的熔点随降解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熔融热焓有所增加;聚酯薄膜表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沟槽、孔洞和裂纹。可以推测,PES及PEST的生物降解首先发生在无定形区,并且大分子链段发生的是随机断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银系抗菌母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切片共混熔融纺丝,在一定纺丝速度下,通过改变泵供量,制备了不同线密度的抗菌PTT预取向丝(POY);研究了纤维的结晶、取向、物理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加抗菌母粒的PTT POY相比,对于相同规格的PTT POY,随抗菌母粒的加入,其初生纤维的结晶度降低,取向度略有上升,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沸水收缩率变化不大;加入5%抗菌母粒的PTT POY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随着喷丝头拉伸比的增加,抗菌PTT POY的取向度和结晶度相应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断裂强度增加,沸水收缩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