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设计中,力图营造一种能柔软地适用于各种变化的场所,就如同水上飘浮的绿岛一样。不是固定的,而是能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接体,能自由的举办各种活动,并借此实现它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海水温度、核岛热功率、循环水泵数量等因素对机组出力的影响,采用大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机组出力预测公式,可用于确定不同工况下的机组最佳出力.此外,建立了第三台循环水泵启停预测模型,用于确定其最佳启停时间.建立的数学模型可提高机组的经济性,从而达到优化冷源、提升增加电厂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环境、建筑功能等角度出发,对广州新裕大厦超高层商住楼的建筑设计思路及其过程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文静  王红福  程林 《化工学报》2014,65(8):2970-2975
可视化实验研究了透明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速度分布特征,重点研究了轴向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对应的机理。结果表明,轴向速度按照折流板的螺旋周期呈周期性变化,不同流量下同一测点的轴向速度分布规律相似。轴向速度在换热器壳程周边区域分布比较均匀,沿轴向变化幅度较小,流动相对稳定,湍流度较低。由于受三角区漏流的影响,管束中心区域轴向流速急剧增大,沿轴向变化幅度较大,稳定性差,湍流强度较高。中心区域轴向速度平均值明显高于外围区域,离换热器中心越近,轴向速度越大。随着壳程流量的增大,中心区域轴向速度的增幅高于外围区域。管束中心处轴向速度波动剧烈,壳程流量较小时,中心处轴向流速平均值最大,随着流量的增加,湍流度增大,流体返混现象明显,中心处轴向流速平均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杜文静  王红福  袁晓豆  程林 《化工学报》2013,64(4):1145-1150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椭圆管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利用ANSYS CFX软件对壳侧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性能评价图及三场协同原理分析其壳侧性能。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以椭圆管替代传统圆管管束后,在维持传热面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壳侧压降降低72%~80%,综合换热性能提高32%~40%。应用性能评价图分析发现椭圆管在强化换热的同时也大大减小了压降。这是由于在相同的速度场与温度场协同前提下,椭圆管使速度场与压力场更好地协同,实现高效低阻强化传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杜文静  王红福  曹兴  程林 《化工学报》2013,64(9):3123-3129
针对现有四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心区域漏流明显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建立了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三维物理模型,应用Ansys CFX软件对其壳程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螺旋角(10°、20°、30°、40°)和不同工况下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侧性能,并与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作对比。结果表明,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可以显著减少三角区漏流现象的发生,壳程流体旋流特性较好。随着螺旋角的增大,壳侧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综合换热性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主锻炼行为的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总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高,但认知水平和行为意识都存在认识脱离实践的现象;70%以上的大学生每周自主锻炼3次以下,每次锻炼持续时间1h以上的人数不到20%;锻炼形式主要是与同学或朋友一起锻炼,体育社团作用未能发挥。缺乏场馆器材,没时间、学习负担重,无专人指导和没有体育特长等是影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就我院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及终身体育观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常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常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呈多层次需求,体育消费仍以实物性消费为主,消费结构较单一,总体消费水平较低.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因素为没有时间、场地设施差而少、体育消费品价格偏高和经济拮据等.对此提出了对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