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GIS、GPS、GPRS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石油类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监控系统结构及该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功能设计.该系统利用无线传感网络、GPS和GPRS技术对油气管道进行实时跟踪巡检预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石油类危险化学品查询、综合分析、动态管理等功能,从而为石油类危险化学品安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对减少事故发生或伤亡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汪和平  王挺  王兴明 《金属矿山》2004,(1):18-19,25
通过井下仪器的监测所得的第一手资料以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模拟 ,比较梅山铁矿 15m× 15m与15m× 2 0m不同结构参数间柱、巷道的应力和应变 (位移变化值 ) ,得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不同结构参数的地压活动及其规律 ,即大间距采矿应力集中有了很大的改善 ,并提高了巷道和采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减少了支护量 ,体现了大间距采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对二甲醚(DME)进行理论燃烧计算的基础上,开展了DME作为替代燃料应用于梭式窑的燃烧实验研究,观察了随燃料DME流量的增加,预混和非预混燃烧火焰的变化,研究了空气系数对垂直烟道处火焰的影响。在1.0m3梭式窑内进行DME与石油液化气(LPG)的对比实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由于DME烧成排烟热损失比LPG降低了7.79%,DME烧成热耗比LPG烧成热耗低8.85%,窑炉热效率提高9.6%。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辊道窑烧成带的三维物理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6.0模拟烧成带的工况,研究烧嘴流速对烧成带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为辊道窑的运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烧嘴研制的基础性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某厂4M3 液化气焙烧陶瓷颜料梭式窑窑体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改进与调试,对梭式窑的设计与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镜铁山铁矿不稳定矿岩巷道中的掘进支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和平  于国立 《金属矿山》1999,(7):16-17,35
镜铁山铁矿采用插管法和超前锚杆支护法成功地解决了破碎矿岩中平巷掘进问题,积累了在不稳定矿岩中平巷掘进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地暖系统层结构为研究对象,使用ANSYS软件模拟研究其非稳态温度场,并分析此系统中发热电缆与板面距离、不同饰面材料以及不同板层结构对温度场的影响,从而为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对陶板作为饰面材料时施工的板层结构提供优化方案,有效提高整个地暖系统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装配式陶板作为饰面材料时,发热电缆与板面的距离减小,随着时间的变化,通过板面的热流量越大;与其他饰面材料相比较,木质地板要比陶板的传热效果更好;在施工选择板层结构时,水泥砂浆与聚苯乙烯保温板的方案效果要更加好。  相似文献   
8.
闻名遐迩的景德镇窑,在世界的古典陶瓷窑炉中有着显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建立含旋流的窑内稳态三维湍流的数学物理模型,并运用大型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景德镇柴窑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模拟出来的流场和温度场信息进行结果分析,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由此探讨柴窑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辊道窑烧成带气体流场与温度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C F D软件FLUENT6.0,建立实体计算模型并采用六面体结构与非结构混合网格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P-1辐射模型对辊道窑烧成带内气体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窑内气体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分析了流场对窑内气体温度场和对流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生产瓶颈研究存在的滞后性问题,在信息模糊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AHP和区间数可能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导致生产系统中产生瓶颈的诸多因素的排序问题,并阐明了该方法的具体流程,为达到基于瓶颈的事前控制生产管理方式创造了条件。通过建立该方法的模型,成功地对一组瓶颈因素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