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泥生产中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总量与生产单位产品排出的废气量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有关,NOx排放浓度可以精确的测量,但烟囱排放废气量不同现场差异较大。文中通过理论计算,提供了一种相对科学的NOx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为环保部门及水泥生产企业提供更可靠的测试及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2.
开展使用镍渣作为矿化剂在水泥熟料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并评估使用镍渣对水泥熟料生产运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镍渣可以明显提高生料易烧性,降低熟料烧成能耗,镍渣的掺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熟料煅烧质量和熟料的矿物组成,导致熟料孔隙增多,矿物界面受到侵蚀、棱角模糊,同时熟料中C3S和C3A矿物含量有所下降,C2S矿物含量略有升高;掺入镍渣后,熟料的凝结时间略有延长,3d抗压强度提高0.1MPa,28d抗压强度下降0.3MPa,熟料易磨性略有改善;试验过程中,熟料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控制要求,窑尾烟气中氟化物(F)、氮氧化物(NOx)、颗粒物、二氧化硫(SO2)等有害物质含量也均符合国家标准排放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产量,降低熟料热耗,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委托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总承包形式对其2500 t/d生产线烧成系统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产量可达到2970t/d,系统能耗下降明显,冷却机稳定高效运行,热回收效率大幅提高。本次技改项目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轮胎碳黑、废纺材、废塑料等典型替代燃料的特性分析,制定了应用方案,分析了节煤效果以及对水泥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水泥生产固体替代燃料的使用建议,为提高水泥窑化石燃料替代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和生产成本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广西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绿色高效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及效果,通过降低预热器压损、改善窑内通风以及提高换热效果等方式,熟料标准煤耗平均下降2.68 kg/t,烧成电耗平均下降1.25 kWh/t,预热器系统阻力降至4 950 Pa,C1出口温度下降20℃,生产线热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符合绿色低碳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水泥生产陶氏3C碳中和理论作为指导,研发预热器高效换热过程减碳技术。在常规预热器优化换热技改的基础上,结合局部高固气比原理,开展预热器基础换热研究开发。研发“五级+”串并联耦合重构换热技术,提高固气比及增加换热次数,用相对低的系统改造成本,提高预热器系统换热效率,C1预热器出口温度较技改前降低约40℃,能进一步促进烧成系统节能降碳。  相似文献   
7.
目前,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水泥企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正在成为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尤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及CDM项目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水泥企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正在成为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尤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及CDM项目的开展,加大了对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关注程度.国内外许多研究设计机构顺应企业对“单位(吨)熟料发电量”指标提高的需求,对相关的热力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9.
综合C/S和B/S模式的船舶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俊豹  梁乾  魏曙寰  金家善 《计算机工程》2005,31(13):215-216,230
分析和比较了信息管理系统(MIS)开发中的客户端/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特点,以及Java语言的跨平台的优势。针对船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Java的综合C/S和B/S模式的设计体系。经在某船舶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和测试,证明该设计体系对于船舶类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可行、实用和科学的,值得其它类似信息管理系统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述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现状,介绍水泥工业单位熟料CO2排放强度计算方法,并以华润水泥某生产线为案例,核算原料替代技术应用后的碳减排效果。指出替代原料技术将成为我国水泥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减排手段之一,是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实现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