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掺加不同含量BaSO4的条件下合成聚酯,并进行纺丝制备出含BaSO4的聚酯(PET)纤维.运用现代动态热机械分析方法分析PET纤维在-100-300℃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发现,随BaSO4质量分数增加,纤维的储能模量先增后减,增至0.0186%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对于损耗模量,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前,呈现出与储能模量相同的变化趋势,也在0.0186%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在T以后BaSO4含量的增加对纤维的损耗模量影响不大;对于损耗因子,在T4以前,BaSO4的加入能提高纤维的损耗因子,但影响不大,在Tg以后,BaS04含量的增加,能显著改变损耗因子-温度谱,其中BaSO4含量在0.0103%~0.0270%范围内,谱图里出现明显的双峰(不包括t峰).  相似文献   
2.
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是海洋精细化学品研制的主要领域,同时也是新兴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格局是发现提取、结构断定、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和人工合成,国外对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非常重视.我国对海洋活性物质的研究起步较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根据国内外情况,本文提出了4点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聚氨酯摩擦盘使用工艺条件,选择较佳的使用条件为第一热箱温度180~220℃,摩擦盘圆周线速度与丝条程度比1.6~2.0,同时对其它条件作了说明。结果表明:与陶瓷摩擦盘相比,使用聚氨酯摩擦盘纺出的丝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4.
十八烷基甜菜碱的合成与应用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由十八烷基叔胺同氯乙酸及氢氧化钠反应合成十八烷基甜菜碱的工艺条件 ,对反应温度和投料比等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结合适当的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 ,得出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测试了十八烷基甜菜碱的表面张力、抗静电性、乳化性等应用性能 ,并与十二烷基甜菜碱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腈纶聚合物造粒的机理。根据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单体对聚合物的润湿、固化、用水量、粉末量、耐热性、粒子强度、长度等造粒剂性能的影响,以高分子量的聚醚、脂肪酸酯、磷酸酯胺盐为主体原料,添加特殊的渗透剂、减水剂、脱模剂、固化剂、凝结剂,制备了TFX2000型腈纶聚合物造粒剂,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聚苯硫醚短纤维纺丝和加工工艺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性能要求,研究烷基磷酸酯钾盐的表面张力、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乳液稳定性等乳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烷基磷酸酯钾盐烷基链的增加,表面张力增大,润湿性降低,起泡性逐渐减小,泡沫稳定性增强;烷基链的长度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乳化性影响不大;随着pH值增大,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的发泡能力减小,泡沫稳定性变差;随着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粒径的减小,离心量减少,乳液稳定性增强;随着温度的升高,乳液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合成的聚酰胺酸(PAA)中对纳米SiO2/TiO2前驱体进行原位改性,添加硅烷偶联剂(WD-50)和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利用超声空化及复配技术制备了碳纤维用环氧树脂基-SiO2•TiO2复合杂化聚酰亚胺增强浆料。采用FTIR、DSC、粒径分析仪、力学测试、STM等手段对制备的PAA-SiO2-TiO2复合改性增强浆料的性能及其在碳纤维上浆膜铺展的显微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O2•TiO2以纳米粒度分布于浆膜中,上浆后碳纤维轴向表面有一层纳米级粒状突起,表面较为粗糙,碳纤维的界面性能得到了改善。力学实验表明,杂化浆料处理后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及层间剪切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向烯丙醇聚醚中恒压滴定低含氢硅油,制得聚醚聚硅氧烷,并讨论其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重点探讨了合成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过程中原料的配比、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醚聚硅氧烷合成中低含氢硅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最佳工艺为:烯丙醇聚醚和低含氢硅油摩尔投料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33μg/g;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9.
高碳醇C18磷酸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P2O5法合成C18磷酸酯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合成工艺为C18醇与P2O5的投料比为2.5:1,70%反应4h,加入相对磷酸酯重量2%的水在70℃水解2h,所得的C18磷酸酯白度较好,而且具有较为适宜的单双酯比例,将C18磷酸酯中和后得到的C18磷酸酯盐与C12磷酸酯盐比较,发现前景具有较低的吸湿性和较好的耐热性,但抗静电性与润湿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从油剂的角度探讨了影响涤纶 POY条干不匀率的因素 ,着重从油剂的特性和使用性能等方面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性能优良的油剂、适宜的集束上油位置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可有效降低 POY条干不匀率。在配制油剂时 ,应选用合适的平滑剂和润湿剂 ,使乳液稳定 ,谨防乳液霉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