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防治冲出地压技术研究,采用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评价的方法,分析冲击地压的危险性,针对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采用冲击地压综合治理措施和预测预报方法等技术,达到控制深部采区工作面冲击地压或把冲击地压损失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表面修饰手段在B4C粒子和聚乙烯醇(PVA)基体之间构造大量氢键以增强两相相互作用,并采用湿法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高填充B4C/PVA纤维及其织物,使其同时具有中子防护和透气透湿性。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均匀包覆在B4C粒子表面并与OP-10发生烷基尾部缠连,使高填充B4C粒子在PVA纺丝液悬浮稳定、纺丝工艺稳定,获得了填充量高达50%的B4C/PVA纤维及其纺织面料。(纺织面料的中子防护和透气透湿需要提供)50%B4C-CTAB-OP-10/PVA织物的单层中子屏蔽率为49.43%,为穿戴舒适和辐射防护安全的制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柠檬酸、STAB、硫脲、乙二胺4种表面活性剂修饰下,采用水热法合成出4种形貌的Bi2WO6片层纳米晶,探究了Bi2WO6片层形貌与其光致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胺和硫脲有利于形成规整排列的Bi2WO6片层纳米晶,其具备较大的BET而有利于光之发光强度的提高;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酸与STAB不易促进规整排列的Bi2WO6片层纳米晶形貌的形成,从而抑制了光致发光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孔庄煤矿深水平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孔庄煤矿矿井概况,针对深部开采断层多、矿压大、煤炮多等现状,选用合理的巷道断面尺寸、支护形式,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通过矿压观测数据,总结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孔庄煤矿深部回采巷道支护参数及技术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IM)过程中聚乙烯分子参数和成型条件对制品结晶形态的影响以及结晶形态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GAIM成型过程中熔体短射和气体多次穿透引起的强剪切场使聚乙烯分子链沿流动方向取向,经独特的冷却过程后制品内形成了多层次形态结构。最后结合聚乙烯分子参数和GAIM成型过程探讨了多层次形态结构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论文结合一个设计实例,提出了用硬齿面减速器和高速直流电控系统对原传动系统进行改造的方案,介绍了提升机传动系统改造设计,改造方案确定、传动系统部件选型计算、传动设备基础改造方面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全平 《采矿技术》2010,(Z1):104-106
根据孔庄煤矿的具体地质条件,对该矿综采、综放工艺的顶板管理、设备防倒防滑技术与控制、工作面旋转调面等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取得了综采、综放工艺在复杂条件下大倾角工作面的成功应用与推广,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经验,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矿区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阴离子聚合手段合成出三氟丙基含量可控的聚氟硅氧烷,并利用“巯基-乙烯基”点击技术制备出高填充钛酸钡/氟硅橡胶(BT/FSR)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硅橡胶均匀包覆在钛酸钡纳米粒子表面并彼此黏接,使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界面致密,引入三氟丙基并未影响高填充高分子微观形貌,有效避免了界面缺陷和抑制了界面极化。其次,在103Hz下,质量分数88%BT/FSR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60.1,与88%BT/SR纳米复合材料相比提升了23.9,而介电损耗仍低于0.03,并可通过控制氟硅橡胶基体中三氟丙基含量调控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孔庄煤矿Ⅲ5采区7301综采工作面为例,应用过断层、过老巷期间的连续旋转调面及缩支架、运输机槽板技术,解决了工作面旋转调面问题;采取两道采空区侧增加单体液压支柱排数的同时铺设金属网进行挡矸,运输巷铺设排水溜槽,并在转弯点施工水仓,加强排水清淤工作,解决了大倾角俯采两道窜矸、转弯点积水严重问题;在工作面应力异常区施工10 m深钻孔进行深孔卸压爆破,解决了应力异常区可能透发冲击地压事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水解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氧树脂(E51)、聚碳化二亚胺(PCD)对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TPU)耐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E51,降低了TPU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以及在25℃空气或80℃水中的吸水率,但提高了TPU在25℃空气或80℃水中的力学性能保持率;适量地加入PCD(1%~4%),可显著提高TPU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降低了TPU在25℃空气或80℃水中的吸水率,提高了TPU在25℃空气或80℃水中的力学性能保持率。FTIR测试结果表明,PCD和E51均与TPU分子之间存在一定氢键作用。TGA测试结果表明,PCD对TPU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而E51降低了TPU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