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采用梯度透析法除去铜电解液样品中的高酸、高铜背景,处理后的样品可直接使用凝胶色谱法检测聚丙烯酰胺浓度,并对方法的线性、回收率、精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AM浓度和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 2,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9.5%~91.3%,相对标准偏差为4.8%~6.5%,该方法重复性良好,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铜电解液中聚丙烯酰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前,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很多行业都开始逐渐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非常突出,除了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之外,同时又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给生产带来许多的便利性。基于此,文章围绕化工制药行业展开分析,首先探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内涵,指出化工制药运用自动化控制的意义,阐述化工制药的现状及特点,并提出运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给业界同仁提供一定的启发借鉴。  相似文献   
3.
镍电解液的品质直接影响电镍的产品质量,镍电解液中除了含有可溶的离子态杂质外,还含有不可溶的固体颗粒杂质。对固体颗粒的性质、形态和来源的研究有助于为镍电解液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以固体颗粒中的微量元素铅、锌和硒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透射电镜、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物理表征方法研究固体颗粒的形态结构;利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3种微量元素在固体颗粒中的具体形态进行化学剖析。实验表明,该类固体主要由镍、铜、铁、硅的碱式盐、碳酸盐、硫酸盐或复盐形式存在,微量元素铅和锌主要以碳酸盐态和铁/锰态存在,而硒则以可溶态和铁/锰态存在。因此,该类固体颗粒来源于镍电解液的净化段而非来源于同槽工作的阳极液的反扩散。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关键是由于工业的发展迅速。尽管工业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收益,但伴随着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化工行业产生的VOC废气假设治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人体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化工行业VOC废气综合治理措施,比如生物治理措施、回收技术、销毁技术、冷凝治理方式等,并且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VOC废气综合治理措施是各种各样的,效果不尽相同,但是并不完整,仍需要采取其他治理举措进行结合使用,方可确保化工企业VOC废气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以氯气(Cl2)为Fe2+和Co2+氧化的氧化剂、Na2CO3为沉淀剂,对镍电解阳极液—硫化氢除铜后液深度除铁钴、Cl2利用率和除铁钴渣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条件试验确立了最佳的Cl2氧化沉淀法除铁钴的最佳工艺条件,阐明了除铁钴渣中镍、铁、钴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Cl2氧化沉淀铁、镍和钴的反应均属于放热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且热力学反应优先顺序为Fe2+>Co2+>Ni2+;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条件试验结果一致,最佳的除铁钴工艺条件为:通Cl2前pH=5.0、通Cl2终点ORP=1 050 mV、反应终点pH≥4.5。在此条件下,Fe2+和Co2+去除率分别为99.8%和97%,Cl2利用率大于97%,除铁钴渣的Ni/...  相似文献   
6.
以聚苯胺为碳源,通过高温热解和KOH化学活化法制备了多孔聚苯胺碳纳米管(PPN),将其用于吸附罗丹明B(RhB)。PPN具有大的比表面积(2 055.30 m~2/g)和孔体积(1.32 cm~3/g),对RhB的吸附容量高达433.30 mg/g。将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用于研究PPN吸附RhB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模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均相表面的单分子层可逆吸附。准一级动力学、二级动力学和内颗粒扩散模型研究吸附动力学过程,PPN对RhB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PPN用于RhB吸附,在30次循环使用后,仍然表现出优异的回收率(86.9%),表明PPN是一种高效并且可以循环使用的吸附材料,具有用于废水中移除RhB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直放站回波消除器中数字抗混频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DVB/CMMB数字回波消除直放站研发中涉及的抗混频数字抽取滤波器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对3种数字抽取滤波器(FIR,HBF,CIC)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实际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采用Matlab与FPGA硬件平台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性能最合适的FIR滤波器进行硬件实现、联合仿真、测试与验证,该设计方法极大优化了设计进程。  相似文献   
8.
开展石油焦的化学结构表征对稠油火驱燃料生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环烷基稠油为原料,在气体组成为5%O_2、79%N_2、16%CO_2,气体流速为50~100 mL/min,温度500℃的条件下反应40 min制备石油焦,用多种检测方法对石油焦经溶剂萃取洗涤后的固体颗粒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石油焦的制焦率为23.4%,在氧含量为21%的条件下于440~600℃的燃烧量为87.98%,燃烧放热量为8662 J/g,着火温度为490℃。经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固体核磁等技术表征分析,石油焦结构是以芳香共轭多环为核心体,外围有环烷环和含氮氧杂环环绕,并连接少量的烷烃支链、醚链与酯烃支链的类石墨分子片层结构,碳骨架上的氧是以酮羰基及脂肪烃芳香醚的非活性氧形式存在。分子片层结构单元间通过范德华力、电荷转移、π-π相互作用、氢键、偶极等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为5层堆叠缔合体,并叠加形成似晶碳颗粒。图9表1参12  相似文献   
9.
瑞木氢氧化镍高效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通  冯建华  卢晓锋  郭勇  李亦婧 《材料导报》2018,32(Z2):382-385, 397
采用硫浸出瑞木氢氧化镍,对浸出过程中不同阶段浸出渣的元素成分及主要物相变化进行研究,对杂质元素锰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导致生产中浸出率低、过滤困难的原因。采用不同还原剂进行高效浸出,研究了还原反应的温度、pH值、反应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在中试放大实验中得到了镍浸出率98.27%,钴浸出率92.43%的浸出效果。高效浸出法可有效提升镍钴浸出率及过滤速率,为企业的工艺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将P204与Cyanex272构成混合萃取剂用于萃取红土镍矿浸出液中的Co、Mn、Fe。系统研究了协同萃取的最优萃取剂比例、水相pH值、萃取平衡时间、萃取温度及反萃的最合适酸浓度。结果表明,有机相比例P204∶Cyanex272∶TBP∶磺化煤油=5∶15∶5∶75,待处理溶液pH值为4.5、萃取温度60℃、平衡时间8min为最佳萃取条件;反萃工序中,采用50g/L的H2SO4溶液反萃钴,110g/L的H2SO4溶液反萃锰,7mol/L的HCl溶液反萃铁可获得较好的反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