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堇青石蜂窝陶瓷的性能随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对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观察(SEM),探讨了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堇青石蜂窝陶瓷性能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喷涂氧化钛涂层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TiO2粉末为喷涂原料, 采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在医用钛合金上制备氧化钛涂层. 利用酸和碱溶液对氧化钛涂层表面进行生物活化处理, 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考察涂层的生物活性. 采用XRD、SEM、FTIR、EDS等测试技术对改性前后氧化钛涂层的生物活性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氧化钛涂层和钛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 其值高达40MPa, 涂层的耐模拟体液腐蚀性优于钛合金. 酸和碱溶液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钛涂层经模拟体液浸泡可在其表面生成含有碳酸根的羟基磷灰石(类骨磷灰石), 显示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移植法制备了Ce掺杂六方介孔氧化硅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热失重-差热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原子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合成材料的介孔结构、Ce的化学态及原子荧光特征.结果表明:Ce引入后的介孔氧化硅材料仍保持了六方介孔结构.合成材料中的Ce4 经Si-O-Ce键合于介孔氧化硅的孔表面,进而引发绿色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且明显蓝移.红外光谱中,在960cm-1处的谱带强度相对于800cm-1处的增强证明了Ce的成功引入.  相似文献   
4.
用碱处理方法对等离子喷涂的钛涂层进行了表面改性.涂层的骨结合能力通过植入到狗股骨中进行探查.涂层与骨组织之间的结合强度用推出实验进行测量.获得的结果表明改性的涂层不但能直接与骨组织结合,还促进了骨组织的长入.植入一个月后,改性的涂层展示了较好的成骨性能,取得了较高的结合强度.对碱处理改善钛涂层成骨性能的机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碱处理后涂层表面的微观结构以及化学组成的改变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丙三醇+NH4F+5vol% H2O的电解液中制备了高度有序的ZrO2纳米管阵列, 详细考察了溶液中F含量(0.1~1.1 mol/L)对纳米管形貌﹑相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管径约90~130 nm, 管长约4.8~9.1 μm的纳米管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 在含有0.7 mol/L NH4F的电解液中获得了高度有序且垂直导向的四方相ZrO2纳米管阵列, 而在较低浓度的电解液中制备的纳米管阵列为无定形结构, 较高浓度下纳米管阵列出现坍塌. 此外, 纳米管近表层处F/O原子比也随F-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堇青石蜂窝陶瓷的性能随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对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观察(SEM),探讨了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董青石蜂窝陶瓷性能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岭土、滑石和氧化铝作原料合成堇青石,通过对高岭土和滑石的DTA分析,并结合前人所做的工作对高岭土和滑石在1000℃以前的加热变化过程进行了阐述,同时通过对不同烧成温度下的试样做XRD分析及SEM观察,重点研究了堇青石的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陶瓷浆料中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着手,根据浆料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对陶瓷浆料的三种稳定机制(静电稳定机制,空间位阻稳定机制,联合稳定机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9.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sp2杂化构成的二维蜂巢式结构碳纳米材料。近十年来,石墨烯的研究成为很多领域的热点,并且在石墨烯的制备、性能表征以及潜在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文中简要综述了石墨烯的主要制备方法以及石墨烯作为纳米薄膜在组织工程、抗菌材料、透明导电薄膜和耐腐蚀涂层等方面的应用发展。石墨烯作为一种"未来材料",其制备技术和改性过程正日益完善,薄膜材料在表面工程领域的应用也将展现出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激活基因的玻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三十年前发现,生物玻璃能与骨形成骨键结合。这种特殊的材料已经有超过15年的临床应用,并在数以千计的成功病例。研究表明,骨的键合及骨再生和修复(骨形成作用)涉及玻璃表面的离子快速交换反应、生物活性表面反应层的成核和生长、由可溶硅和钙组成的临界浓度的离子溶解产物的释放。生物活性玻璃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表明,它的生物活性响应看起来是由基因控制的。具有骨促进作用的A类生物活性玻璃通过直接对那些调节诱发细胞周期开始和进程的基因的直接控制,从而加强了其骨形成和促进作用。不能够形成新骨的细胞从细胞总体中被消除,这一特征是当成骨细胞在生物惰性材料或者B类生物活性材料培养时所没有的。骨前细胞细胞周期的基因调控生物学结果是成骨细胞的快速繁殖和分裂,这也导致了骨的迅速再生。对生物活性玻璃基因基础的理解,可以为设计新一代活化基因的玻璃材料,以及新一代活化基因的组织工程用生物降解支架提供重要的依据。如果我们能用玻璃激活基因,可以肯定,有一天我们就能用玻璃来控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